流体输配管网课后习题以及答案第三章作业(已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作业
3-1 计算习题 3-1 中各散热器所在环路的作用压力 tg=95℃, tg1=85℃, tg2=80℃,tn=70℃。
解:如图示可知,第一个为并联环路双管管网,第二个为串联环路单管管网
系统供回水温度,tg=95℃, tn=70℃,tg1=85℃, tg2=80℃,
对应的密度为,
, ,,
并联:【双管路各层散热器的进出水温度是相同的,但是循环作用动力相差很大;】
第一楼散热器作用压力:
第二楼散热器作用压力:
第三楼散热器作用压力:
串联:【单管路各层散热器的循环作用动力是同一个数,但进出水温度越到下层越低】
3-2 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习题图 3-2 所示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的管径。图中立
管Ⅲ、Ⅳ、Ⅴ各散热器的热负荷与Ⅱ立管相同。只算 I、II 立管,其余立管只
讲计算方法,不作具体计算,散热器进出水管管长 1.5m,进出水支管均有截止
阀和乙字弯,每根立管和热源进出口设有闸阀。
解:(1)选择最不利环路。有图3-2可知,最不利环路是通过立管I的最底层散热器I1(1800w)的环路,这个环路从散热器I1顺序经过、、、、、、进入锅炉,再经管段、、、、、进入散热器I1。查表可得,【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李岱森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_P88页表4—3】△Pf=350Pa,,
(2)计算通过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
=9.81×(0.5+3)(977.81-961.92)+350=896Pa
(3)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1)求平均比摩阻。
最不利环路长度
=(2.8+3)+13.5+10+10+10+8+(8.9+3+8)+10+10+10+12.8+2.8=122.8m
2)根据各管段热负荷,计算各管段的流量,
比如:管段的流量计算:G2=(0.86*1800)/(95-70)=61.92≈62 kg/h
同理以此类推可算出全部的流量G写入下表。
在通过【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李岱森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_P115页表5—2】选择最接近Rjp管径。
管段号 热负荷Q
(W) 流量G(kg/h) 管长L(m) 管径D (mm)
DN (m/s) R
(Pa/m) (Py=RL
∑( Pd
(Pa) (Pj=
∑( Pd
(P =(Py+(Pj 备
注 1 1800 62 5.8 20 0.05 3.12 18.096 28 1.20 33.6 51.696 散热器 1×2.0, 截止阀2×10,90o弯头 1×1.5, 合流三通 1.5×1 2 5300 182 13.5 32 0.05 1.65 22.005 2.5 1.23 3.075 25.08 闸阀 1×0.5, 直流三通 1×1.0,90o弯头 1×1.0 3 9900 341 10 40 0.06 2.58 25.9 1 2.25 2.25 28.15 直流三通 1×1.0 4 14500 499 10 40 0.13 5.21 52 1 5.98 5.98 57.98 直流三通 1×1.0 5 19100 657 10 50 0.08 2.42 24.2 1 3.14 3.14 27.34 直流三通 1×1.0 6 23700 815 8 50 0.13 3.60 28.8 1.5 9.0 13.5 42.3 闸阀 1×0.5,90o弯
头 2×0.5 7 23700 815 19.9 50 0.13 3.60 71.64 2.5 15.0 37.5 109.14 闸阀 1×0.5,90o弯
头 2×0.5,直流三通 1×1.0 8 19100 657 10 50 0.08 2.42 24 1 3.14 3.14 27.14 直流三通 1×1.0 9 14500 499 10 40 0.13 5.21 52.1 1 5.98 5.98 58.08 直流三通 1×1.0 10 9900 341 10 40 0.06 2.58 25.9 1 2.25 2.25 28.15 直流三通 1×1.0 11 5300 182 12.8 32 0.05 1.65 21.248 2.5 3.1 7.75 28.998 闸阀 1×0.5, 直流三通 1×1.0,90o弯 1×1.0 12 3300 114 2.8 25 0.06 2.88 8.036 1 1.8 1.8 9.836 直流三通 1×1.0
(4)立管Ⅰ计算富裕度:
通过底层散热器总阻力即系统作用压力富裕度的值如下:
△℅=℅=℅10℅
富裕度满足要求,到此I1环路计算完毕。开始计算I2环路:
通过第二层环路作用压力及散热器资用压力如下:
=9.81×(0.5+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