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散曲 元代还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就是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子,又叫“叶儿”:套数由两支以上属同一宫调的曲子依次联缀而成。 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以关汉卿和马致远为代表,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堪称“秋思之祖”。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色,而趋于雅正典丽,与词很难区别。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在元曲中不可多得。 (二)明代诗歌 明初刘基、宋廉,高启的作品较有社会现实内容。 而后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继起,统治文坛几十年之久。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及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明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气氛中,出现了复社、几社提倡复古的爱国诗文,陈子龙、夏完淳是其杰出代表。纵观自明中叶以后,诗文运动先后出现了不少文学流派,概括起来一直是拟古主义与反拟古主义的力量相互消长,直至明亡。 (三)清代的诗歌 虽然总的成就未能超越前代,但是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可轻视。明末清初的诗坛上,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所作往往悲壮沉郁,感慨深远。钱谦益、吴伟业也是清初有特色的诗人。王士祯提倡“神韵”,成为当时诗坛领袖。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一)上古民间歌谣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 《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 一、上古至秦诗歌 (二)周代诗歌 1、 《诗经》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诗。它按音乐标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的乐舞曲。《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如《硕鼠》、《伐檀》、《蒹葭》、《氓》等。在艺术上,《诗经》音调流畅,语言朴素,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赋的手法是直陈其事,比即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先咏它物来引发情意。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2、屈原与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屈原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的后继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一)两汉诗歌 1、乐府民歌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上邪》、《有所思》、《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等。而《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乐府长于叙事铺陈,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全成熟。《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2、汉代文人诗 汉代文人诗歌一直无所成就。,班固的《咏史》诗,写得质木无文,极少诗味,但是是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 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才成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一组抒情短诗。它并非成于一人一时,抒发了处于动乱时代下层文人伤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与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不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它委婉含蓄自然质朴中显出精炼工切的艺术特色,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赞誉。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建安诗歌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王粲《七哀诗》;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2、 魏晋诗歌 阮籍《咏怀诗》 3、西晋诗歌 左思《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4、东晋玄言诗 在玄学的影响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泛滥一时。 5、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 6、南北朝时期诗歌 南朝谢灵运、谢眺的山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