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识别与空间差异比较-江苏农业科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554—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第44卷第9期
周翼虎,程久苗,费罗成,等.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识别与空间差异比较———以芜湖市近郊和远郊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
2016,44(9):554-558.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09.154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识别
与空间差异比较
———以芜湖市近郊和远郊为例
周翼虎,程久苗,费罗成,徐玉婷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以芜湖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农村居民
点整理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
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政策认知程度在近、远郊区均为主要影响因素;近郊区农户意愿还受年龄、村庄房
屋布局满意度、宅基地管理制度满意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等4个因素显著影响;远郊区农户意愿则受家庭年收入、村
庄整体经济水平满意度、是否感觉现有宅基地面积不足等3个因素显著影响。在不同区位,主要影响因素有明显差
异。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提高整理效率,促进农
村居民点整理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意愿;近远郊区;影响因素;差异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9-0554-05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下,中国 的农村地区,由于所处区位不同,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 明显差异。不仅农村土地在空间与功能上表现出不同的格局
民点普遍出现乡村空废化、用地规模逆向扩张化、整体空间结 和结构组合[8],而且农民的家庭、就业、收入等特征也存在明
[1]
构松散化、人居环境恶化等系列问题,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地 显区别 。因此,本研究以区位差异为切入点,以安徽省较
[1]
资源被严重浪费 。城市规模扩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 早实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芜湖市为研究区域,选取芜湖市近
长需求旺盛,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压力不 郊区6个乡镇,远郊区9个乡镇,以实地问卷调查及 SPSS二
[2]
断增大 。在此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开展势在必 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区位间农村居民点整理
行。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 11年聚焦“三农”问题,为 农户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差异,进而为土地管理部门完善
更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护耕 居民点整理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地,已经将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重要内容上升到国家战略层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面。截至目前,中国各省市已经先后展开了撤村并镇、宅基地
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居民点整理 1.1 研究区概况
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芜湖市坐落于安徽省中南部,位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跨
农村居民点整理必须以农户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农户意 长江两岸,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全市大部分为平原地貌,
愿是决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成败的根本因素,只有充分尊重农 2
少量低山丘陵位于市域西部,全市土地总面积6024.81km。
户的意愿,农村居民点整理措施才能得到农户的广泛支持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