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膜混凝吸附反应器处理地表水的试验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体式膜混凝吸附反应器处理地表水的试验研究
叶挺进,林显增,黄明珠,赖日明,黄禹坤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佛山528000)
采用一体式膜混凝反应器(membrane coagulation reactor, MCR)和模混凝吸附反应器(membrane coagulation adsorption reactor, MCAR)处理北江流域地表水,考察了两种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MCR与MCAR出水浊度均稳定低于0.1 NTU;随混凝剂投量提高,MCR对有机物去除效果逐渐提高,跨膜压差(TMP)
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在混凝剤投量相同条件下,与MCR相比,MCAR对有机物去除效杲进一步提高,膜污染进一步
减缓。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混凝;吸附;超滤;跨膜压差
本文米用将混凝与超滤结合的膜混凝反应器(membrane coagulation reactor, MCR),以及
将混凝、吸附与超滤结合的膜混凝吸附反应器(membrane coagulation adsorption reactor, MCAR )
处理北江流域地表水,考察了这W种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污染情况。
1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1.1原水水质特点
试验所用原水为北江支流东平河水,该支流水质季节性变化较大,洪水期浊度较高。
试验阶段处于枯水期,原水水质较好,浊度为14.5?95.5 NTU,平均值为28.9 NTU;温
度为30.3?32.7 °C,平均值为31.5 °C; pH值为7.02?7.50,平均值为7.24; TOC为2.1?9.4 mg/L,平均值为 5.0 mg/L; NH3-N 为 0.03?0.15 mg/L,平均值 0.08 mg/L; CODMn 1.13?1.64 mg/L,平均值为 1.36 mg/L。
1.2试验装置和工艺流程
试验装置如阁1所示。该装置以地表水为原水,用浮球阀稳定膜池中的液面。通过
计量泵在浮球阀出水口处投加混凝剂,在原水管中初步混合(约20s)后进入膜池,即 为膜混凝反应器(MCR);在MCR的基础上,每个排污周期之初在膜池内一次性投加
一定量的粉末活性炭,即为膜混凝吸附反应器(MCAR)。混凝剂采用A12O3含量为6%
的液态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粉末活?性炭型号为AK-300。
压力采集器
该装置运行过程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全程控制,超滤方式为终端过滤,过滤通
量恒定为30L/(m2,h),原水在膜池中的停留时间为20 mhu超滤以抽吸泵抽吸作为过滤
动力,出水端的压力通过压力采集器反馈回PLC并记录。通过调整抽吸泵反转进行水洗,
使用鼓风机曝气进行气洗。试验采用国内某厂家的外压浸没式中空纤维超滤膜,材质为
改性PVC合金,标称孔径为0.01pm。
试验过程中首先进行不同混凝剂投量(0、20、30、40 mg/L)条件下膜混凝反应器
(MCR)试验,得出最优混凝剂投加量;在膜混凝吸附反应器(MCAR)直接采用最优
混凝剂投量,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按过滤水量计为20 mg/L。其它运行参数如下:反冲洗采 用气水合洗方式,反洗周期为lh,反洗时间为lmin,反冲洗水通量为60L/(m2、h),曝气 量为50n?/(m2、h)(以膜池底面积计),排污周期为12h。MCAR为使粉末活性炭保持悬 浮状态在膜池内进行间歇曝气,每4min曝气lmin,曝气量也为50 n?/(m2、h)(以膜池底
面积计)。
1.3检测方法
浊度采用HACH-2100N浊度仪测定;温度用酒精温度计测定;pH采用PHS-3B精密
pH仪测定;CODMn米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NH3-N米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浊度是感官性指标,也是微生物学指标。表现为浊度的胶体物质不仅是污染物,而
H是水中细菌病毒生长的重要载体。出水浊度降低的意义在于,大大减少后续单元如供
水管道中细菌的附着和生长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消毒单元中氯的投加量也可大大降低,
不仅可以节约药剂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进一步提高水质。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两种组合工艺的超滤膜出水浊度一直稳定在0.1 NTU以下,基本不随进水浊度
的变化而变化,对浊度处理效果理想。MCR组合工艺中混凝剂投加量从20mg/L到40mg/L,对出水
浊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1十。
100.0 p
10.0 0 o o ° ° ?????
2N/?彰?地表水□播汉凝吸柃反应器
2N/?彰
?地表水□播汉凝吸柃反应器?稂浞凝反应抬
? H 0 8 0 ■ ■
00 1 1 1 ? 1 1-
0 2 4 6 8 10 12
測定次鈸
52 MCR与MCAR对性度的去餘效果P
2.2对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