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1600字.docx

发布:2024-06-15约1.7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YizhuoZhang(2019)[10]介绍了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数据所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水产品出口量预测中的应用。虽然文章主要研究对象为BP神经网络,但从文中我们依旧可以提取出一些与水产品出口相关的信息,并做出相应分析,其中包括水产品的各个种类等,并通过该种网络对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NataleF(2015)[11]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海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建立了引力模型以探讨对初级产品、食品消耗、人口、收入、GDP、贸易协定和地理距离的海产品贸易的影响。与肉类相比,该模型适用于整个海产品集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海鲜贸易既受到有海产品偏好的国家的吸引,也受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吸引。在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下,海产品贸易正在扩大:一个是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另一个是再加工贸易。

(二)国内研究现状

陈珊珊(2017)[12]以大连为例,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影响大连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即影响大连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实际汇率。

李丽,王成(2015)[13]对2004-2014年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波动和各分解因素的强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影响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的影响。

邵桂兰,邵聪(2018)[14]通过对2010-2019年间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双边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影响各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在这之后也测算出了中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

杨逢珉(2015)[15]在文中提出了阻碍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一些贸易壁垒,并且分析它们出现的缘由,最后也提出了应对它们的相关措施。

陈博欧,张迪(2018)[16]通过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在全国各省区中仍占有绝对地位,但是这种绝对地位正不断削弱。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在水产品的出口这一方面研究较为透彻,不但分析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更深层次地剖析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作用,也对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尽管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虽然现在也比较多,但是大部分集中于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竞争力分析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山东省水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并不多,尤其是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更少,正因为如此,本文才选择从影响因素这一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国际竞争力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是在1978年,这一概念当时在美国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经济学家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到目前为止,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说法。

这个概念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外,还综合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搜集到相关数据后,通过确定一个评价指标来分析某个地区的竞争力。它综合了一些客观及主观的因素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比较优势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所创设的,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理论是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改良得出的。而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这个理论阐述了:我们要是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通过实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资源利用率提升到更高,最后达成我们所想要完成的目标。

不过,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是完全和实际情况相同的,它和实际的国际贸易也有些出入,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是:贸易往来是否频繁取决于比较利益的大小,这两者呈正比关系,并且比较利益越大,就能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然而在现实中,一般都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会产生国际贸易的往来。除此之外,比较优势理论还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的双方都是平等且互利共生的,不会出现其中一方欺压或是榨取另一方的情况,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富裕、强大的国家常常会欺压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是不相符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