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物理与技术低温液体.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81页;第2页/共81页;获得低温的一些主要方法;120K温度区:烷、烯、炔等,如:石油气(主要为戊、己烷)、天然气(主要为甲烷)
80K温度区:空气成分:氧、氮、氩等
20K温区:氢
4K温区:氦
超低温区:3He
;循环工质的性质;第6页/共81页;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第8页/共81页;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
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元素直接化合,可用作保护气体;
在高温下,氮能够同氢、氧及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氮无毒,又不能磁化,其沸点比空气低,所以液氮是低温研究中最常用的安全冷却剂,但需当心窒息;
液氮也用于氢、氦液化装置中,作为预冷;
液氮应小心储存,避免同碳氢化合物长时间的接触,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过量溶于其中而引起爆炸;
液氮的蒸发温度为77.36K;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冷却到63.2K时转变成无色透明的结晶体;
液氮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温差不到15K,因而在用真空泵减压时容易使其固化;
因固态氮的密度比液氮大,所以沉降在底部;
在大约35.6K时,固态氮产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比热容的增大。
转化热约为8.2kJ/kg。;第10页/共81页;带尾巴的高真空绝热金属杜瓦;第12页/共81页;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430kg/m3,比空气略重;氧较难溶解于水;
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很多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反应剧烈时还会燃烧发光;
氧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的显著不同在于具有强的顺磁性,且某些气态的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也有顺磁性;氧的这一特性已被利用来制作氧磁性分析仪,根据磁化率的变化可以测出抗磁性气体混合物中所含微量氧的浓度;
由于氧的化学活性很强,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氧同碳氢化合物混合是很危险的,液氧中存在碳氢化合物结晶体已不止一次引起过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液氧必须严格避免同各种油脂、润滑油、炭、木材、沥青、纺织物品接触;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在90.188K时变为易于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54.4K时凝固成淡蓝色的固体结晶;
液氧和固态氧的淡蓝色是含有少量的氧聚合物O4而引起的;
虽然氧的沸点比氮几乎高13K,可是它的凝固点却比氮低约9K;
固态氧的密度大,因此在液氧中下沉;
在43.80K和23.89K时,固态氧发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有转化热;在40.80K时转化热超过溶化热,约为23.2KJ/Kg;在23.89K时转化热只有2.93KJ/Kg。
;精馏塔主要由下塔、上塔 及冷凝蒸发器组成。;下塔与上塔:
作用: 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成所要求纯度的组分。
结构: 塔体为圆筒形,下塔内装多层筛板,筛板上设置溢流斗,有一个溢流挡板,并密布小孔。上塔内装规整填料及液体分布器。
使用方式: 下塔精馏过程中,液体自上往下逐一流过每块筛板,由于溢流堰的作用,使塔板上造成一定的液层高度。当气体由下而上穿过筛板小孔时与液体接触,产生了鼓泡,这样就增加了汽液接触面积,使热质交换过程高效地进行。低沸点组份逐渐蒸发,高沸点的组份逐渐液化,至塔顶就获得低沸点的纯氮,在塔底获得高沸点的富氧液空组份。上塔在精馏过程中,气体穿过分布器沿填料盘上升,液体自上往下通过分布器均匀地分布在填料盘上,在填料表面上气、液充分接触进行高效的热质交换。上升气体中低沸点组份(氮)含量不断提高。高沸点组份(氧)被大量的洗涤下来,形成回流液最终在塔顶得到低沸点纯氮,塔底得到高沸点的液氧。
; 海兰特系统可以得到液氮和液氧产品;氢的性质;由双原子构成的氢分子H2内,由于两个氢原子核自旋方向的不同,故存在着正、仲两种形状。
正氢(o-H2)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同,仲氢(p-H2)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反。正、仲态的平衡组成与温度有关。
氢气在氧或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几乎无色的火焰(若氢中不含杂质), 其传播速度很快,达2.7m/s;着火能很低,为0.2mJ。
在大气压力及293K时氢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燃烧体积分数范围是(4~75)%(以体积计);当混合物中氢的体积分数为(18~65)%时特别容易引起爆炸。氢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
因此进行液氢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而且应对液氢纯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检测。
转化温度很低,约204K。必须把氢预冷到此温度以下再节流方能产生冷效应。
氢不仅在低温技术中可以用作工质,或者液化之后可作为低温冷却剂,而且氢还是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
在火箭技术中氢被作为推进剂,同时利用氢为原料还可以产生重氢,以满足核动力的需要。;氦气制冷的氢液化系统; 氦(Helium)为稀有气体的一种。在自然界,存在着
3He和4He两种同位素。4He的原子核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称为玻色子;而3He只有一个中子,称为费米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