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高考数学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3
史上最难高考数学题
篇一:最难高考真题
2007 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6.(2010江苏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L0. 1 mol/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7.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 -2B.Al3、NO 3、Cl、CO3、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9.2009(广东卷)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结晶析出
11.(2009福建卷)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B.5 C.6D.7 反
应13
速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率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D.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26. (15分)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1
3
5
9
10
14 X/mol 1.00 0.90 0.75 0.65 0.55 0.55 0.55 Y/mol 1.00 0.80 0.50 0.30 0.10 0.10 0.10
Z/mol 0.00 0.20 0.50 0.70 0.90 0.90 0.90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2007 全国卷Ⅰ
A、B、C、D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
28.(15分)2009(安徽卷)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