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OP10梁山上死得最惨的十位好汉.doc

发布:2017-11-19约8.5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2集】TOP10梁山上死得最惨的十位好汉 《水浒传》临近曲终人散之时,曾经枪林箭雨中毫发无损的梁山好汉也难逃宿命的支配,开始逐个凋零。有人一笑而终,有人无疾而去,有人如烈火凤凰般浴火重生,有的似飘零的秋叶无声无息而去,但更多的好汉却死得悲壮,去得惨烈,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本期《水浒TOP10》就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死得非常惨烈的梁山好汉们,为他们献上我们最诚挚的敬意。 TOP10 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 地点:昱岭关 惨状:“(庞万春)说言未了,飕的一箭,正中史进,攧下马去。五将一齐急急向前,救得上马便回。又见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一齐放箭。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人逃命而走。转得过山嘴,对面两边山坡上,一边是雷炯,一边是计稷,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总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般的箭矢。可怜水浒六员将佐,都作南柯一梦。史进、石秀等六人,不曾透得一个出来,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 自弓箭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之后,“精确打击”和“地毯式轰炸”便是弓箭最主要的两个使用途径。如果你有宣赞、欧鹏的眼疾手快,或能躲过弓箭“精确打击”的袭击,但是如果面对多如飞蝗的“地毯式轰炸”,恐怕任何名震天下的大将也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所以当史进六人进入江南神射手庞万春精心布置下的弓箭阵时,除了变成刺猬之外再无其他选择。锋利的箭头可以打得人面目全非,长长的箭杆可以穿透厚实的躯干,流出的是血,带出的是肠,留下的是洞,万箭穿身是何其痛苦,密布箭矢又是多么恐怖?可以想象,当把数十甚至上百枝箭矢从史进等人身上拔下来时,面对一堆烂肉,谁还能再看出史进“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的脸颊呢?而且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箭头上面一般都有倒钩,进去容易拔出来难,每拔一根都会带出大量血肉,甚至内脏,最终拔尽箭头时,血肉模糊已经是最轻的形容了! 可叹史进梁山第一位出场的好汉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可怜石秀“梁山全伙在此”的余音尚在却已命绝昱岭! 可悲陈达杨春水浒第一个山头的头领功名未成人先死! 可笑李忠吝啬一世精打细算终带得免费弓箭无数而去! 可惜薛永将门之后未振祖上风采竟已先行魂断荒山岭! 梁山上除了史进六人之外,还有飞天大圣李衮也是被乱箭射死,在此一并祭奠。 惨烈程度:6.0 TOP9 玉幡竿孟康 地点:乌龙岭下长江 惨状:“孟康见不是头,急要下水时,火排上火炮齐发,一炮正打中孟康头盔,透顶打做肉泥。” 孟康,绰号“玉幡竿”,喻为身材修长,玉树临风之意,好像笔直的幡竿一样,是典型的仪仗队排头兵的标准身材。孟康长得帅,还有一手巧夺天工的造船绝技,又擅长水陆两栖作战,是梁山上非常难得的一个人才。当征方腊战役打到胶着之时,孟康再一次应召入了水军,随阮小二、童威、童猛一起执行突袭方腊水军的任务。面对敌人排山倒海的火排,孟康、阮小二选择誓死一战,风格不同的童威、童猛则及时上岸抽身。结果孟康被一炮击中头盔,透顶打做肉泥,成为梁山好汉当中唯一一位死于热兵器的好汉。虽然真实北宋的火炮威力有限,但参照书中关于凌振火炮的杀伤力来看,正中头盔的孟康也的确只能用“肉泥”来形容了。一世在江中行走的孟康,最终随波而去,也算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了。 惨烈程度:6.5 TOP8 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 地点:乌龙岭 惨状:“自此首先奔上山来夺岭,未及到岭边,山头上早飞下一块大石头,将郭盛和人连马打死在岭边。这面岭东关胜望见岭上大乱,情知岭西有宋兵上岭了,急招众将,一齐都杀上去。两面夹攻,岭上混战。吕方却好迎着白钦,两个交手厮杀。斗不到三合,白钦一枪搠来,吕方闪个过,白钦那条枪从吕方肋下戳个空,吕方这枝戟却被白钦拨个倒横。两将在马上,各施展不得,都弃了手中军器,在马上你我厮相揪住。原来正遇着山岭险峻处,那马如何立得脚牢,二将使得力猛,不想连人和马都滚下岭去。这两将做一处攧死在那岭下。” 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是《水浒传》中著名的一对少年将军,他们从对影山一登场便令人眼前一亮,他们飞舞的衣袂,俊朗的外表,蓬勃的朝气,神奇的戟法,是继小李广花荣之后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少年英雄。他们因慕名而决斗,由决斗成挚友,从对影山起到乌龙岭止,真正做到了形影不离,生死相随。然而这样一对花样美男的结局,却是让人黯然神伤之极。当滚下的巨石将郭盛连人带马打成稀烂时,巨大的冲击力不仅碾碎了郭盛标准美男的身躯,也碾碎了我们对于这位曾经叱咤疆场花样美男的所有记忆。一地的肉泥,已经分不清哪片是郭盛的,哪片是战马的。望着满地的血肉,这真得是那位“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的郭盛吗?人们还未从郭盛惨死的痛苦中清醒过来,吕方又在与敌悍将白钦的激烈肉搏中滚落悬崖,摔成齑粉,在真正做到与敌同归于尽之时,也与敌人的遗体永远地交织在了一起。吕方与郭盛双双在乌龙岭上阵亡,一个与敌将永远融合,一个与战马混为肉泥,两个《水浒传》中最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