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对小学生数学运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找到解决对策
关键词:运算能力;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82-01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小学生在运算方面出错较多。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找到其原因并找到解决对策,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1.小学生运算错误原因分析
随着儿童学习的发展,他们开始逐渐摆脱以实物来表征运算,而直接获得以符号表征的运算。例如:学习”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学生更多的是面对直接用符号来表征的运算,这是通过”20以内”加减法的规则迁移来获得的。学生的思维也由具体逐渐转为抽象。于是运算错误也就时常发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知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
1.1知识方面的原因
1.1.1概念不清。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概念不清会导致对数学理解不清或张冠李戴,使计算出现错误。如:2600÷600=4…2在余数除法中,虽然运用了商不变的原则,但是却忽略了余数的位置,即将余数的处理与直接运算的方式相混淆了,致使运算错误
1.1.2基本口算不熟。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加以解决。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1.1.3法则记错或记不准。有时学生算错,反复检查也不能发现,甚至告知他已经错了,让他重做,他仍沿用错误的方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医错了法则且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丢落某些步骤,很大可能也是因为法则记忆不准确。如:412÷4=13这是因为对计算法则中”哪一位不够除就商0补足数位”没有记准
1.2心理方面的原因
1.2.1情感态度。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首先在情感态度方面,有些小学生错误的认为写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致使写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小学生见到数据大,式子长,心理就烦,因而不能认真审题,认真选择算法;有些小学生见到难题,产生畏惧,浅尝辄止,敷衍了事……,诸如此类的现象,必然引起计算错误
1.2.2认知局限性。小学生年龄较低,认知能力有限,这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
当然,所有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错、互相影响
2.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对策
从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出发,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也应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即:情感态度方面与技能技巧方面
2.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2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2.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