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_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学习目标】;【教学建议】;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线网、线路,线网与线路的关系;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构成:
①线网规划:路网形态和线路走向的决策过程
②线路设计:线路路由、敷设方式及站点选择等
线路路由:具体经过的地方;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线网规划与线路设计各自的关注点
线网规划:城市的整体发展(宏观层面)
线路设计:线路走向优化、沿线土地开发、地面交通协调(微观层面)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2)线网规划的内容
(3)线网基本结构形式;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线网规划的内容、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意义:支持总体规划、有利于经济发展规划、有利于城市各项设施建设、为控制轨道建设用地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依据。(线网规划的好坏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
作用:①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②加强主出行方向的速度和容量;③串联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④加强对外交通与市区的联系;⑤节约能源,改善环境;⑥启动内需,聚集商贸和房地产开发,支持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线网规划的内容、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 城市背景研究
☆ 线网结构研究
☆ 实施规划研究;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线网规划的内容、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 城市背景研究
研究对象: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主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等
具体内容: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与发展规划。
确立指导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规划原则。;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线网规划的内容、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 线网结构研究
合理规模研究、线网结构研究、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评价等。;线网规划的意义与作用、线网规划的内容、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 实施规划研究
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的规划。; 线网基本结构形式 (线网中各条线路组成的几何图形);【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四阶段:
① 可行性研究阶段
② 总体设计阶段
③ 初步设计阶段
④ 施工设计阶段;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
1)选线。选线包括选择设计线路走向、路由、车站分布、辅助线分布、线路交叉形式、线路敷设方式等。选线分为经济选线和技术选线。
2)线路平面的设计。(直线和曲线的设计) 3)线路纵断面的设计。(平道、坡道、竖曲线) 4)车站站位的选择。(跨路口、偏路口一侧、两路口之间、道路红线外);;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级别与分类
级别:按线路远期单向客运能力,可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各等级分别有其相关技术特征(见表)。; 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场线。
1)正线。正线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贯穿所有车站和区间(如图2-4)。;2)辅助线。辅助线是指为空载列车进行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运行的线路,包括折返线、渡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等。
① 折返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般都比较长,全线的客流分布可能会不太均匀,这时可组织区段运行。区段运行是指列车根据运行调度的要求,在尽端站与中间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进行列车折返调头,故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折返线除了供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的调头转线使用外,有些也可以作为夜间存车使用。常见折返线形式有很多种(见图2-5)。
;【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理论知识】 2.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与设计;图2-6 交叉渡线;③ 停车线: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专门用于停车,也可进行少量检修作业。;④ 车辆段出入线:为保证运行列车的停放和检修,在轨道交通沿线适当的位置应设置车辆段,车辆段与正线连接的线路为车辆段出入线。出入线可以设计成双线或单线,与城市道路或其他交通方式的交叉处可采用平交或立交,具体方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