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术语大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象棋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术语(1)
中国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各有16个子,为帅(将)一,仕(士)、相(象)、车、马、炮。二,兵(卒)五。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以将对方将死或对方认输为止。如不能将死或使对方认输,经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或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以上(属允许着法),又不愿变着时,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
象戏
古代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宝应象棋
古象戏。
橘中戏
象棋别称。
象弈
南宋时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九宫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8220;米#8221;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8220;中军帐#8221;。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兵线
也称#8220;卒林#8221;。象棋术语。棋盘近河界第二行,开局前置兵、卒的横线。
肋道
也称#8220;将门肋道#8221;。象棋术语。棋盘中线帅(将)位左右道线(第四、第六线,两条都是要道线),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七子着法
象棋术语。指将(帅)、(仕)、象(相)、车、马、炮、卒(兵)7种棋子的不同着法:(1)将与帅每一着只准走一步,可前进、后退、横走,但不准走出#8220;米#8221;字形的#8220;九宫#8221;,在中间无别的棋子时,将与帅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准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为胜;(2)士与仕每一着只准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3)象与相不能越过#8220;河界#8221;,每一着斜走两步,俗称象走#8220;田#8221;字,如遇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即不能跳过,俗称#8220;塞象眼#8221;;(4)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5)马每一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8220;日#8221;宇,如果在一直(或一横)处有别的棋子,俗称#8220;蹩脚马#8221;,就不能走过;(6)炮在不吃子时,走法与车同,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炮架)跳吃,俗称#8220;炮打隔子#8221;;(7)兵与卒每一着直走一步,过河界后可直走或横走,但不准退后。一般情况下,兵过河界后在第二条横线(俗称兵线)上时,称#8220;高兵#8221;,攻防都比较灵活倒第三、第四条横线时,称#8220;低兵#8221;;到底线,则称#8220;老兵#8221;,力量最弱。
先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先走者称为#8220;先手#8221;,与后手相对;(2)指棋局形势,主动者称为#8220;先手#8221;(也称#8220;得先#8217;)
后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后走者称为#8220;后手#8221;;(2)与先手相对。指棋局形势,被动者称为#8220;后手#8221;(也称#8220;失先#8221;或#8220;落后#8221;)。
正着
也称#8220;官着#8221;。象棋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后,以后即使有变化,也不至于造成被动失势。
错着
也称#8220;败着#8221;、#8220;漏着#8221;。象棋术语。指错误的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失子、失先而立见败局,故有#8220;棋错一着满盘输#8217;之说。
闲着
也称#8220;停着#8221;。象棋术语。一种适宜用于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可冷静、耐心地等待时机。如#8220;一将一闲#8221;、#8220;一捉一闲#8221;(均为一打一停)等。因不是连续威胁,属允许着法。
紧着
象棋术语。指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含捉子、封锁以及困将等作用。
变着
象棋术语。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分析、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均按次序冠以#8220;变二#8221;、#8220;变三#8221;等字样(近代则用#8220;注二#8221;、#8220;注三#8221;等字样),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
好着
也称#8220;精妙好着#8221;、#8220;妙棋#8221;。象棋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
坏着
也称#8220;错误失着#8221;、#8220;败着#8221;。象棋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
将军
也称#8220;照将#8221;。简称#8220;将#8221;。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8220;双照将#8221;。被#8220;将军#8221;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8220;被将死#8221;。
应将
也称#8220;解着#8221;。象棋术语。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着法。对局中,一方将军,另一方必须应将。
对面笑
象棋术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