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养生》的题库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统医学与养生》期末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20%)
整体观;恒动观
五行;
五色;
五味;
五脏
心主神志;
脾主运化;
肝主疏泄;
肾藏精
经络
六淫;
七情;
饮食不当
四气;
归经
望诊;
闻诊;
切诊
养生\;
健康
二、填空题(20%)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四个方面。
五行中,与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五色是(青赤黄白黑)
心的生理功能是(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蛇),在液为(汗)。
肺的生理功能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啸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脾主运化)、(脾气主升)和(脾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的生理功能有(肝主疏泄)、(肝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肾的生理功能有(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卸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五个方面。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几个方面。
饮食所伤主要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三个方面。
八纲辩证中的八纲,指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药的五味指(辛)、(甘)、(酸)、(苦)、(咸)。
传统医学的检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三、判断题(10%)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 )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光明的、无形的皆属于阳。 ( √ )
凡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皆属于阴。( √ )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构成。 ( √ )
五行学说可以用来说明五脏生理功能的属性与相互关系。 ( √ )
按五行对应关系,秋季寒气司令。 ( )
中国传统医学关于内脏功能的描述与西医是一致的。 ( × )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心来承担的。 ( × )
心的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主神志两个方面。 (√ )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 对 )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 对 )
望舌苔主要观察苔质与苔色的变化。 ( 对 )
闻诊专指嗅气味。 ( 错 )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检查疾病的方法。 ( 对 )
午时茶和板兰根冲剂都是抗感冒药,可以互换。 ( )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思想特点。 ( )
怒则伤肝,忧思则伤脾。 ( )
风为阳邪,为百病之长。 ( )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 )
运动损伤后对患处应立即按揉、热敷。 ( )
外感致病因素多从体表、口鼻侵入人体而致病。 ( )
过劳会使人体出现疾病,过逸则不会。 ( )
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是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 )
寒凉性的药物不能用于治疗热病。 ( )
温热性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寒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