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
《营销管理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arketingManagementPractice
学分:2
学时:总学时2周,其中理论0周,实践2周
先修课程:管理学、管理沟通、市场营销、新媒体营销、数字营销与策划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选修)
授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商学院
修读学期:短3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营销管理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实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的必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实习,使学生具体接触企业营销管理方面的实际业务,深入了解营销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和了解营销管理程序、实务操作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习单位的工作实践相结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培育合格的营销管理专业人才。
课程目标1:使学生在融入实习单位、深入营销实践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适应与抗压能力,尝试运用数智管理能力等来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课程目标2: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3:熟悉现代营销管理的流程及实务操作技能,体会所学营销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改进企业营销绩效。
课程目标4:提高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营销管理变革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2-1适应与抗压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沉着冷静地解决业务管理问题;能够经受住较大的业务压力,富有创新精神,迎难而上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1
H
2-2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间、职业生涯发展、人际关系、身心健康。
课程目标2
H
3-2科学运营管理能力:认识和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运营制度和机制设计与优化,能够熟练运用ERP软件、运筹优化等技术。
课程目标3
M
4-2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把多种资源和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提升能力和人格发展。
课程目标4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实习任务安排和要求部署
师生共同确定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
2天
集中讲授、任务驱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2
学生深入单位实习
熟悉企业营销管理流程及其方法和技巧;
体验企业营销管理人员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了解企业对优秀营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观察并分析实习企业营销实践的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周
社会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3
实习报告撰写
根据实习的内容,结合学院的实习报告的要求撰写实习报告
3天
小组讨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合计
2周
四、课程教学方法
《营销管理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拟灵活运用“集中讲授”、“任务驱动”、“社会实践”、“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新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考核
依据
建议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实习过程
实习表现
40%
依据实习过程的表现和实习单位的评价,占40%。评定成绩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课程目标1、2、3、4
实习报告
60%
实习报告的质量,占60%,由指导教师确定。实习报告内容及要求按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课程目标1、2、3、4
六、教材与参考书
无
七、说明
1、应以各种不同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实习活动的积极性。
2、实习过程中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