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培训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一、呼吸道传染病概述 二、流行性感冒 三、猩红热 一、呼吸道传染病概述 呼吸道传染病的定义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 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 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主要有: 甲类:肺鼠疫;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麻疹、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非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但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 普通感冒、水痘、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 军团菌病 ? 上述疾病在某种条件下均可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传播特点 1、传染源:经呼吸道系统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而下呼吸道感染中病毒和细菌均有重要位置。 传染病病人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最主要传染源,尤其是那些不存在病原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水痘等,病人是其唯一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或健康带毒(菌)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同时一些动物也可以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 主要传播特点 2、传播途径: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传播方式。 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也可经间接接触传播,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食具、公共玩具、床、被子等)被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后,手-鼻-口等途径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方式,决定了呼吸道传染病的调查和控制中需要重视作为传染源的人的控制管理。除做好呼吸道隔离外,病人或者易感者的手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传播特点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婴幼儿、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人体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病原体型别较多或发生变异,都可造成类似病原体的再次流行。由于人群累计感染率或免疫水平不同,可表现为不同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的罹患率不同。 主要传播特点 4、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在秋冬或冬春季,这与冬春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居住密集,以及气候寒冷或气温骤变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但不同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不尽相同,流感在我国的北方高发季节在冬季,而南方则在春夏季。 主要临床特点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几乎都有发热 发疹性常见: 麻疹、风疹、水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 非发疹性有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肺鼠疫、肺结核、百日咳、白喉 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 主要临床特点 发热伴咳嗽、肺炎:SARS、支原体肺炎 发热伴咳痰、肺炎:军团菌肺炎 发热伴呼吸道、消化道及心血管表现:白喉 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百日咳 低热伴消瘦:肺结核 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流感、普通感冒 发热及两腮肿大:腮腺炎 控制要点 1、隔离治疗病人:传染病病人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 2、追踪密切接触者:根据监测信息,确定爆发流行的影响范围和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观察,及时发现新病例。 3、环境清洁与消毒:呼吸道传染病会通过感染的人或动物污染环境,并通过环境进行扩散,因此,应当结合可能污染来源和污染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 控制要点 4、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前进行疫苗接种,在爆发流行时对易感人群特别时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预防性服药。 5、健康教育:开展和加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的卫生,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远离病人或可能染疫动物。 二、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大、也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人间百年流感史 流感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 几次全球性爆发的惨痛教训 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 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 至今缺乏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病原学 血凝素(HA): 16亚型 主要H1 、H2、H3 神经氨酸酶(NA): 9亚型 主要N1、N2 病原学 对人致病: 1、甲、乙、丙型均致病。 2、主要致病亚型:人源甲型H1N1、H2N2、H3N2. 3、乙型致病力低,传播力低于甲型,可在一定范围内流行,不曾大流行。 4、丙型致病力、传播力低,可以传染,难以流行 对禽致病: 1、所有甲型病毒均致病。 2、主要致病亚型:H5N1、H7N7、H7N3 。 对猪致病:主要是猪源甲型H1N1、H1N2、H3N2 。 对其它动物:马(H7N7、H3N8)、狗(H3N8)、猫科(H5N1,“猫感染禽流感”)等。 病原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