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技术交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工程技术交底
一、电缆线路安装技术交底
1.工艺流程
水平敷设
准备工作→电缆沿桥架敷设→ →整理固定→挂标志牌
垂直敷设
2.敷设前准备工作
(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
级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
(2)对 10KV 以下电缆,用 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
阻,其值应不低 10M Ω。
(3)高层强电竖井的大截面电缆采用绞磨机械牵引的方式敷设,
由起重工配合,将机械安装固定在 26 层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大
麻绳和滑轮安装好。
(4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高层内特别是电气竖井内电缆
敷设,主要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简易电话作为
全线联络。
(5)电气竖井中的电缆敷设以电缆图为准,防止电缆的交叉和
混乱。
(6)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在地下一层强电竖井附近。施工时先
敷设竖井竖向电缆, 完成后再敷设至变配电所的水平电缆。 架设支架
时应使电缆轴的转动方向保证电缆引出端在电缆轴的上方。
3.电缆沿桥架敷设
(1)水平敷设:敷设方法主要为人力牵引。电缆沿桥架或托盘
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2)水平敷设:敷设方法主要为人力牵引。电缆沿桥架或托盘
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有交叉,拐弯处
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3)电缆敷设到位后,每层至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
4.挂标志牌
在电缆端头处挂标志牌, 注明电缆编号、 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二、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技术交底
1.工艺流程
(1)暗管敷设:煨弯、切管、套丝→测定箱盒位置→稳住箱盒
→管路连接→配合现浇混凝土配管→地线焊接
(2)明管、吊顶内管路敷设:预制加工管弯、支架→箱、盒侧
位→支、吊架固定(胀管法)→箱、盒固定→管路连接→跨接地线
(3)管内穿线: 扫管→穿带线→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
扎→管口带护口→导线连接→线路绝缘摇测
2.暗管敷设
(1)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
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5mm。
(2)根据设计图和现场情况加工好各种盒、箱、管弯。钢管煨
弯采用冷煨法, 一般管径为 20mm 及以下时, 用手扳煨弯器; 管径为
25mm 及以上时,使用液压煨管器。管子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刮锉
光滑,无毛刺。管子套丝丝扣应干净清晰,不乱不过长。
(3)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根据设计图要求确定盒、箱
实际尺寸位置,并将盒、箱固定牢固。
(4)管路主要用管箍丝扣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上好管
箍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应不多于 2 扣。套管连接宜用与暗配管,
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径的 1.5~3 倍。连接管口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
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管段直径( mm )
25 32 40 50 70 80 100
节流管直径( mm )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
30m;有一个弯时 20m;有两个弯时 15m;有三个弯时 8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