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与校本培训.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师 素 质 与 校 本
培训
新课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要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必须把教师素质
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心,通过校本培训,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一、 走进新课程的教师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把教师专业
化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心,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对课程改革第一感觉:教材要变了!
1、 新课程扩展了教师创新的空间
课程权力渐进下移——教师有了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
这次课改正式全面启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由集权走向独立,由封闭
走向开放, 由专制走向教师, 由学科走向学生。 权力分配价值取向强调共同与共
有的协调。
课程权力的再分配使学校、教师有了选用教材的权力,有了开发课程、编
写校本教材的权力。教师有了开发课程资源的空间。
课程要素立体扩张——教师有了建构内容的空间
课程要素由强调教材的单一型变为由教师、学生、资源、环境四因素整合
的综合型。
课程范围:由单纯的一个世界科学世界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共三
个世界扩展。
课程环境:由课堂走向了学校、社会、自然与虚拟空间,形成动态的、生
长性的生态环境。
课程资源:除单纯知识技能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
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构成课程的多元素材。
课程的形式:由计划、大纲、教科书构成的文本式走向由教师与学生共同
建构生成的体验式。
课程功能:由单纯传承人类文明向传承人类文明与帮助学生体验现实世界
相结合,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课程由平面型向立体化发展,教师有了塑造课程艺术的空间。
教学观念彻底更新——教师有了创造教学艺术的空间
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观念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训练技
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 。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止的思考、 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
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 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师而言,关键设备意味着上
课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促进学习; 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 而是
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3% 24% ? ? ? ?
? ?
35%
? ú? ? ?
ú? ú? ? ?
8% ?
? ? ?é á?
69% ? ? ? ?
教师创新空间示意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