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原创).doc

发布:2017-08-12约3.7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药有限责任公司GMP文件 文件编码:LM/ 原编号: 文件名称: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文件类型:SMP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发文:质量部 编制单位:质量部 分发:质量部、化验室 本规程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建立及USP《1226 药典方法确认》建立 1 目的 明确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的管理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工作的实施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査中的溶出量、含量均匀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物理项目的检测如粒径分布、旋光度、熔点和硬度,其要求与其它检验项目有所不同,通常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应有不同要求。 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硫酸盐、灰分、装量不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的验证不同,见下表: 项目 内容 鉴别 杂质测定 含量测定及溶出量测定 定量 限度 准确度 - + - + 精密度 重复性 - + - + 中间精密度 - +① - +① 专属性② + + + + 检测限(LOD) - -③ + - 定量限(LOQ) - + - - 线性 - + - + 范围 - + - + 耐用性 + + + +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要验证中间精密度;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4.2.1 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A. 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巳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人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出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也可推算出来的情况下,这一项可不必再做。 B. 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人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响应因子或不能测得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的情况下,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 % ) 或面积比(%)。 C. 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应报告已知加人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4.2.2 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相同条件下, 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在同一个实验室, 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 称为中间精密度;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应考虑方法的精密度。 A. 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或将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溶液,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B. 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C. 重现性 法定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进行重现性试验。例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目的、过程和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D. 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4.2.3 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A. 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 B.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