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征信知识讲座全解.ppt

发布:2017-01-07约4.75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征信就在我们身边 个人征信知识简析 交流提纲 基本概念解读 基本概念解读 2. 什么是征信 征信=征集+信用 征信的本质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在实践中表现为专业化的机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 保存、整理、分析、使用和传播有关企业及个人的信用 信息,以此满足信用活动的主体的信用信息需求的一系 列活动。西方国家将征信称作“Credit reporting”, 就是信用报告、报道的意思。 基本概念解读 基本概念解读 4. 什么是个人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是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按时间顺序所累积 的信用信息,是个人以往信用行为的客观记载,目前主 要的反映形式是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 的个人信用报告,通过系统地记录个人基本信息,银 行信贷信息,信贷以外的信用信息,其他信息等,全面 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基本概念解读 征信发展沿革 早在1932年上海就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国征信所,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先生任董事长; 1997年,人民银行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加强商业银行全国跨行共享借款人信息,防范企业多头贷款和三角债服务; 2001年,国务院决定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改造为全国统一的数据库; 2002年,按照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小组; 2003年,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 2004年,温家宝总理指示要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人民银行正式启动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工作; 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 2006年7月,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 200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将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能调整为“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征信发展沿革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日常应用 征信热点问题 负面记录是如何产生的? 借款人自身原因 未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及信用卡透支; 拖欠各类税费; 违反法律制度规定。 其他外界原因 商业银行数据录入或报送错误; 身份、职业等信息被冒用; 委托第三方还款出现失误。 征信热点问题 记录出差或加息等无意造成的逾期是否合理? 信用报告只记录客观事实,不区分原因; “无意”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思想认识问题; “无意”是忽略了履约的严肃性 贷款合同的实质是一种契约和承诺; 信用及诚信的核心就是严格履行自己做出的承诺; 履行契约和承诺不能讲条件; “无意”是没有认识到履约的重要性 征信热点问题 我每月都正常还款为何还出现逾期? 正常还款既要“足额”又要“及时” 首先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及信用卡指南,明确还款频率、还款日期、计息方式; 关于按揭贷款,要在每月还款日的24点之前还款; 关于加息后的还款,多数银行的借款合同中都规定一年以上的贷款采取浮动利率,但对于加息后是否由银行通知客户没有明确规定; 关于信用卡透支后还款,一般采取账单日后20天内,可向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咨询或查看对账单。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征信热点问题 重点提示 结束语 个人征信知识浅析 基本概念 解读 1 征信热点 问题 4 征信日常 应用 3 征信发展沿革 2 1. 什么是信用 信用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双重涵义: (1)道德范畴:遵守诺言的优良品质。“仁义礼智信”,《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诚信,说话算数; (2)经济范畴: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或贷款人)对受信人(或借款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不用立即付款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 综合而言:信用是一种主观的信守承诺、履行义务的意愿与客观的履约能力的统一,指参与交易活动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思想观念和践约行为。 3. 征信征什么 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商业银 行等部门采集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内容有: (1)企业信用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概括、高管人员、资本构成、财务信息等); 企业信贷信息:(贷款、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信息等); 信贷以外的信用信息:(法院判决执行信息、环保执法信息等)。 (2)个人信用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