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桃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如皋市桃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检查自查汇报 2010.10.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在教育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对设施设备的投入,在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等方面加强管理,注重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务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借助教育现代化乡镇、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的创建为契机,多次召开领导组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整改,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目前,学校现有电脑网络教室2个、1个多媒体教室。全校共有电脑120台,生机比为6:1,相关教室装备了7台多媒体投影仪、5个电子白板,建有校园网络系统、自动广播音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这些设备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1、改革实验类型,进一步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每学期开学,对各类实验器材进行查验、对一些短缺的器材和药品进行及时的补充。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实验能力。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记录齐备。
2、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信息技术教室的使用率。除信息技术课外,我们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教育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学校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室、装备室组织的青年教师学科大比武、评优课比赛,小学生电脑绘画比赛,通过教师间通力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在前不久市局通报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竞赛中,我校5名教师获奖。
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主要是以学校信息兴趣小组形式,以点促面,梯队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得到素养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我校学生在打字、绘画、幻灯片的制作方面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很多学生的创作水平较好,作品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学校整体上,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办学面貌焕然一新。
4、图书室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有章有序。按期购买新书,供全校师生随时查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同时,提高了学校图书的使用频率,也发挥了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功能。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全校学生全面参于进来,提高其阅读兴趣,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四、加大检查力度,做好资料积累
1、本年度,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帐册的记录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随时查看出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2、完善各项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制订了各室相关制度,并公布上墙,严格按照所定制度或条例执行。各功能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
回顾过去,在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学校上下充分认识到拥有现代教育装备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课堂掌握教育现代技术的必要性,为学校发展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动力。学校素质教育呈现出喜人的局面:两次被评为“如皋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陆海空模型运动特色学校”、“江苏省少年宇航基地”。一百多人在省市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十多名辅导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辅导员”……
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