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寄生虫实验五.ppt

发布:2017-05-08约3.55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蚊胃上囊合子(卵囊) Case discussion 1 Case discussion 2 Case discussion 3 :包囊 :空泡型 :颗粒型 :分裂状态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碘染色 患者女性,47岁,因外伤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手术。术前血常规,血红蛋白10.3g/L,红细胞3.35×1012/L,白细胞21.6×109/L。术中输血400ml,术后第9天起不规则发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2.7×1012/L,白细胞15.2×109/L,晚幼红细胞30/100个白细胞。成熟红细胞易见破碎红细胞,红细胞内查见疟原虫小滋养体,确诊为恶性疟。经三联抗疟治疗后痊愈。。 思考题:1.该患者有可能经什么方式感染恶性疟原虫? 2.本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3.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治疗一样吗? 患者男性,30岁,因头痛高热3天入院治疗,刚援非回国。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5g/L,红细胞4.54×1012/L。入院后第2天出现昏迷,持继高热,反复多次镜检,于入院后第4天在红细胞内查见疟原虫小滋养体,同时在骨髓涂片中查见疟原虫小滋养体,确认为恶性疟原虫,会诊后确诊为恶性脑型疟。 思考题:1.从疟疾流行区(如非洲)工作、旅游、学习归国的人员,如发现原因不明的高热,应考虑其可能患了什么病?应该做什么检查? 2.试述脑型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机制? 女,48岁,因右眼突然失明20余天入院。病人无诱因突然出现右眼失明,无眼部红、痛、闪光症状。入院后查:右眼视力:光感、外眼无异常,玻璃体出血。静脉点滴血栓通,口服活血化疲、软坚散结中药,右眼视力无提高。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右眼视力0.2,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药物性散大,玻璃体清亮,眼底见视盘界清,色正常,C/D = 0.2,视网膜动脉稍红,A: V=1:2,颞下方视网膜可见陈旧性出血灶,考虑玻璃体出血即为此处出血灶渗入,局部伴色素沉着,脉络膜萎缩;术后第3天视力0.5;术后两次抽血查弓形体阳性(PCR法)。追问病史,病人儿童时期视力正常,近来病人有养猫史4年,最后诊断:①右眼玻璃体出血;②弓形体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思考题:结合病例分析感染弓形虫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1. 临床疟疾发作与疟原虫的繁殖有何关系? 2. 试讨论引起疟疾暴发性流行的原因。 3. 简述如何诊断疟疾? 4. 刚地弓形虫感染为何分布很广?试述弓形虫致病的特点? 5.什么叫机会致病性原虫?有哪些常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6. 引起贫血的寄生虫有哪些?致病机理? Questions: 实验内容 (一)示教内容: 1.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各期,恶性疟原虫早期滋养体和配子体、疟原虫囊合子、子孢子以及红外期标本:油镜下观 2.弓形虫速殖子(吉氏染色):油镜下观 3.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图片示教 4.猪人肉孢子虫肉孢子囊:高倍镜下观 * * 实验 五 -疟原虫 Malaria Parasite -弓形虫 Toxoplasma -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 hominis . 掌握间日疟原虫(P.v)红细胞内期的形态特点。 . 掌握恶性疟原虫(P.f)早期滋养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点。 . 认识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即红外期)及在蚊体内发育阶段的形态特点。 . 练习血片的制作及染色。 . 熟悉弓形虫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特征。 . 熟悉隐孢子虫卵囊形态特征,了解改良抗酸染色法。 . 熟悉肉孢子虫卵囊、孢子囊形态特征。 . 了解人芽囊原虫形态特征。 . 拷贝“标本复习”文件夹,做好考前复习。 . 班长在下次实验课前2-3天,到106馆一楼准备室领取玻片和透明胶。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P.v) 在人体内发育: 在雌性按蚊体内发育: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期 疟原虫生活史发育包括: 红细胞外期 Exoerythrocytic stage -在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速发型子孢子红外期发育的时间分别是6-8天和9天,而迟发型子孢子为数月至年余;恶性疟原虫6天,三日疟原虫11-12天。 红内期 Erythrocytic cycle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Early trophozoit/ Ring form, 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Large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裂体增殖周期 配子体 Gametocyte P.v 红细胞内期发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