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2课程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本论》Ⅱ教学讲义 主讲教师:马艳 冒佩华等 (注:标红为领读内容) 选读重点内容 1、序言与跋 2、第1卷第1、2、7篇 6、第2卷第3篇 7、第3卷第2篇 选读领读内容 1、序言与跋 2、第1卷第1章第1、2、4节;第4章第2、3节;第23章第1、2节 3、第2卷第20章第1、2、3节 4、第3卷第9章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对象 马克思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有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页)从这段话里,不仅可以了解《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而且也可以了解《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一卷之间的内部联系。 《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 《资本论》第二卷包括三篇,共二十一章。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资本循环是单个产业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的形态变化,是指资本由货币资本形态转化为生产资本形态,又由生产资本形态转化为商品资本形态,最后又由商品资本形态回到货币资本形态。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主要内容:论述货币资本的循环。这里研究的货币资本的循环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把它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就是说,货币资本的循环作为反映产业资本循环由预付货币资本到收回更多货币资本的一般特征的形式。另一方面又把它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特殊形式。就是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整体(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中的一个特殊形式。 第一章除前言部分外,包括四节。前三节分别考察货币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四节综合考察货币资本的循环。 前言部分包括7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 资本的循环过程的三个阶段和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第1—5段);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及其假定条件(第6—7段) 第一节 第一阶段 G-W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论述货币资本及其向生产资本的转化 第一节包括3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 G-W的内容是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第1-9段) (二)?? 货币资本的职能及其特征是由资本关系决定的(第10-22段) (三)?? 货币执行资本的职能决定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第23-31段) ? 第二节 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阐述生产资本的形成条件和职能。 第二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 生产资本形成条件(第1-5段) (二)?? 生产资本的职能(第6-8段) 第三节 第三阶段 W'-G' 第三节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商品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第三节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 商品资本的性质(第1-3段) (二)?? 商品资本的职能(第4-11段) (三)??当作货币资本循环过程结果的G'的特点(第12-23段) ? 第四节 总循环 主要内容:分析货币资本总循环,说明货币资本的循环不只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殊形式,而且是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第四节包括36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 把货币资本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联系起来所看到的情况(第1-2段) (二)?? 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的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第3-17段) (三)?? 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特殊形式的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第18-23段) (四)?? 分析货币资本循环所得出的几点结论(第24-36段)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从形式上分析了生产资本的循环,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 第二章包括一个“前言”和四节。前言说明本章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第一节分析简单再生产;第二节分析扩大再生产;第三、四节考察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货币积累和准备金。 “前言”包括4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 生产资本循环的总公式(第1段) (二)?? 生产资本循环和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第2-4段)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分析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领域二阶段,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运动。 第一节包括4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领域第一阶段的运动内容(第1-20段) (二)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领域第二阶段的运动内容(第21-33段) (三)生产资本循环中流通的中断(第34-41段) 第二节 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考察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本循环,说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剩余价值资本化。 第二节包括9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