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比工作的通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做好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比工作的通知
??? 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暑期,全校2万大学生以“创先争优做贡献,青春建功新农村”为主题,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速安徽崛起的伟大实践,开展了广泛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展示了风采。为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展示成果,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我校人才培养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学校将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项目与条件
(一)优秀组织奖。学院领导重视,组织周密细致,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成效显著,做到:有实践方案、有宣传动员、有重点团队、有实践基地、有资金募集、有领导慰问、有调研报告、有媒体报道、有评选表彰、有实践总结,无责任事故。
(二)优秀重点团队。学院领导重视,筹划周密,组织到位;募集资金充裕,指导老师到位,活动主题明确,活动安排具体,活动成效显著;队员人数10人以上,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周。
(三)优秀调研报告。报告主题切合时代要求,题目大小适宜;提纲(问卷)设计合理,数据详实可靠,报告结构合理、文字通顺;调研结果具有应用价值或现实指导意义;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该生及所在团队的评优资格。字数为4000—8000字左右,需附电子版。
(四)优秀实践征文。以生动感人的文字真实记录实践中的所见所闻、体会收获,特别是影响或感触最深的人和事,内容要真实,语言要质朴,事例要典型,字数为3000字左右,需附电子版。
(五)优秀实践图片。图片需突出活动主题,真实反映实践活动的精彩瞬间、服务群众的感人场景、社会观察的生动画面等,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各学院结合实际报送图片10—20幅,图片只需上报电子版(JPEG格式,宽度分辨率大于1000像素),以“编号-名称”(如“文学院01-无悔的青春”)命名,并附上5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统一录入word文档,注意与编号对应)。
(六)先进实践个人。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时间7天以上,表现突出,事迹典型具体,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较好的社会影响。
(七)优秀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指导团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履行职责,关爱队员,做到全程陪同、全程指导;活动成效显著,重点团队或学院在学校社会实践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
二、时间安排
(一)学院评选阶段(9月12日前)
各学院审查《社会实践鉴定表》,在班级总结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院内评比汇报会,参照学校评选项目开展院级评选表彰,在此基础上推报产生校级优秀重点团队、先进实践个人、优秀指导老师名单。学校批准立项的61支校级重点团队均需上报总结材料(作为项目验收和评优的重要依据),优秀重点团队在校级重点团队中产生。重点团队总结材料要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简洁(3000字以内,相关支撑材料作为附件)。
(二)学院总结阶段(9月17日前)
在院内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总报纸、照片、视频、问卷、宣传材料、感谢信等社会实践相关材料,统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参与人数、媒体报道等有关信息,从活动的组织实施、实践内容、主要做法、亮点特色、活动成果等方面撰写总结报告。报告要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客观真实,文字简练(5000字以内,相关支撑材料作为附件)。在总结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和个案,注意提炼社会实践活动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每院须提交典型事迹材料2-3个。
各学院须于9月17日(周五)下午5:00前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重点团队总结、典型事迹材料、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征文、优秀实践图片和相关表格(附件2-10)报校团委,以上所有材料无特殊说明均需同时上报纸质和电子版,逾期不报者视为自动放弃。评优汇总表(附件10)中的校级重点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征文和优秀实践图片要按名次高低排序。
(三)学校评选阶段(9月中下旬)
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交流汇报会(除传媒学院外均需汇报),学校社会实践领导组根据各学院总结材料和PPT汇报情况评选产生优秀组织奖。领导组办公室对各学院上报的重点团队材料进行审查,确定20个左右参加汇报。各学院须于汇报前一天下午5:00前将汇报PPT报校团委,并抽签产生汇报顺序。具体汇报时间、地点和重点团队汇报名单另行通知。
1、优秀组织奖评选由学院团委书记采用PPT汇报,汇报时间8分钟。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4名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10人参加评选。
2、优秀重点团队评选由重点团队负责人采用PPT汇报,汇报时间6分钟。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每个参加汇报的重点团队成员或学生代表8人。
3、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征文、优秀实践图片、先进实践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