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的研究开发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1约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的研究开发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高效、精密、简捷的切削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高速切削技术是一项具有多项优势的先进制造技术,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切屑量、降低切削热等级和增强切削刚度等。但是,由于高速切削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工作条件的不合理或者选择不当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将会导致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削屑,影响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因此,研究开发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对于提高制造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数据库将包含优化的切削工艺参数、优化热处理等辅助工艺,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为企业提供切削加工方面的参考、应用和优化。

二、研究内容

1.研究高速切削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包括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影响高速切削工艺参数的因素、热处理的影响、切削工艺数据库的构建等。

2.通过实验和实际生产数据采集,采集高速切削相关工艺参数,并进行数据精确分类和建模。

3.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如分类树、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将数据预处理和分类,比较不同的算法效果。

4.根据实验数据对高速切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精度等综合性能,揭示一些高速切削的规律和知识。

5.利用高速切削实验数据和实际应用数据建立切削工艺数据库,可查询、比较、和知识交流,给制造行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工艺数据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研究高速切削技术的基础和相关知识,了解前沿技术和研究领域。

2.实验测试:采集高速切削加工的相关实验数据,实现数据分类并进行分析处理。

3.数据挖掘算法: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分类、分析等。

4.模型优化: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高速切削工艺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5.建立数据库:以优化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实现查询和数据互动。

四、预期成果

1.研究和深入了解高速切削工艺,总结高速切削工艺的规律和知识。

2.通过实验和数据挖掘算法,可提高高速切削工艺的精度和效率,揭示数据规律和知识。

3.建立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提供给行业界查询使用,推广切削加工知识和技术。

4.结果的实际应用,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五、研究进度计划

第1-2个月:文献调研,了解高速切削工艺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

第3-4个月:进行相关实验测试,采集高速切削加工的相关数据。

第5-6个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分类和分析处理,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数据挖掘算法。

第7-8个月:将实验数据进行模型优化,提高高速切削工艺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总结规律和知识。

第9-10个月:建立高速切削工艺数据库,将优化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进行规范化。

第11-12个月:进行结果的展示和示范应用,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际效果,并对结果进行优化和升级。

六、参考文献

1.陈桑桑,严天勇,陈智兴.基于数据挖掘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7(03):25-28+32.

2.陈恩奇,贺明云,池书琳.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与模拟[J].机械设计与生产,2017(03):228-232+237.

3.马翠云,余静.基于信息挖掘的高速切削工艺优化与数据仓库构建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7(01):100-103.

4.寇志鹏.基于数据挖掘的高速切削参数优化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17):165-168.重点词基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