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把学校“搬”进图书馆.doc

发布:2015-07-21约5.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把学校“搬”进图书馆 ——大云中心学校拓展图书馆功能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办学规模为35个教学班,近1800名学生,年级跨度大,管理难度高。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已形成一定的阅读氛围,并在校园文化积淀、师生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尤其是对图书馆功能拓展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对我校书香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学校图书馆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图书馆,荣誉的取得与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实施操作是分不开的。 一、图书馆概况 大云中心学校现有图书馆建立于2006年,总投入32万元,对原有的学校行政楼三楼、四楼进行了改造,于2007年3月正式启用。当时,图书馆面积500多平米,藏书4万6千多册,生均藏书量达22.7册,报刊杂志100多种,功能差不多只停留在学生借书和还书等最基本的管理上。现在,经扩展,图书馆面积已达到700多平米,藏书5万6千余册,生均藏书量达31.1册。我们图书馆着力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作用,开设开架书库,有学生阅览室三个,教师阅览室一个。为了确保学生、老师有充足的借阅时间,现在由原来的中午两个时间段开放到全天开放借阅。图书馆管理人员有原来的无专职,两兼职到现在的两位专职人员一位兼职教师。自2008学年第一学期起,对学生管理员经过选拔、培训,轮流值日,形成了图书馆的特色。 二、以校图书馆为载体,创设书香环境 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的职责。但在一般农村学校,图书馆很多情况下只是个摆设。然而我们想让这个“摆设”成为一件活的商品。图书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使得阅读成为其相伴终生的益友。这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也是各科目老师的责任,更是学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我校紧紧围绕“书香校园”建设,以图书馆为载体,提出了“把学校‘搬’进图书馆”的全新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此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这些有益的探索: (一)发挥图书馆作用,让学生喜欢阅读 1、保证图书质量和种类,吸引各年龄段学生阅读 有一些书目并不受学生欢迎,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海底两万里》、《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虽然学生也知道这些书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但看到那本厚厚的书、生涩难懂的古白话、拗口的外国文字,不少同学打起了退堂鼓;还有是诗歌散文集,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丰富有趣的人物、浅显易懂的语言的作品,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何下手呢? 图书采购是一项重要而又烦琐的工作,保证给学生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在采购之前要做到“三”问“二”查,请各科的老师推荐好书;调查询问各年段学生,喜欢看哪类的书籍,谁的作品等;去附近书店了解他们畅销的书目;网上查书目;在图书馆查询馆藏,最后再次删选整理一份书目表进行采购。 2、拓展图书馆功能,让阅读伴生成长 图书馆对学生而言是第二课堂,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外阅读会给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带来很多帮助,特别是在提高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方面作用极大。让图书成为每位学生的朋友,让“阅”读成为“悦”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图书馆着力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作用,开设阅读指导课。本学期我校有三位教师借助图书馆资源,在图书室中开了三堂研究型学习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从图书馆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效果良好。下个学期,我们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从中获益,也要进一步完善图书室管理制度和阅览室的开放工作,更好地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开辟小天地。 (二)了解学生心理,提供优质服务。 低中段的男生往往爱看漫画、历史、军事、科技、科幻科普读物及故事书。女生爱看童话、散文、民间故事、儿童小说、中短篇小说(针对我校图书馆学生图书借阅率而言)。十一岁到十四岁的青少年自我意识较强,向往独立和自由,则着重于看童话、长篇小说、侦探小说、冒险、科幻科普类的图书。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知识,急切需要到图书馆寻找自己喜爱的图书,而且,他们对书不会“饥不择食”,什么都喜欢,开始挑剔图书馆藏书品种,追求不同的品位。这些对于学校图书管理员也是一种挑战,作为图书管理员首先要对馆内的藏书非常了解,而且要求能说出每本书的大概内容;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借阅时间,图书馆还提出了全方位、全开架和全天候的“三全”服务理念。 三、把学校“搬”进图书馆的办馆理念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的职责。但在农村学校,图书馆很多情况下是个摆设罢了,门可罗雀。然而我们想让这个“摆设”成为一件活的商品。 这些年来,农村家长往往从“识多少字”、“学到多少知识点”、“考多少分”等量化指标来判断孩子的阅读成效。图书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使得阅读成为其相伴终生的益友。这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也是各科目老师的责任,更是学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我校紧紧围绕“书香校园”建设,以图书馆为载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