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地理观摩课地势和地形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docx

发布:2018-08-06约1.6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地理观摩课地势和地形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学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形特征,还让学生通过查阅多幅山区的景观照片,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山区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势特征,还让学生初步分析地势特征对河流走向、航运、水电的影响,为学习长江、黄河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初中生,好奇、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好表现,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2.2归纳中国地势特征。   2.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3.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2.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材分析   “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学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形特征,还让学生通过查阅多幅山区的景观照片,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山区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势特征,还让学生初步分析地势特征对河流走向、航运、水电的影响,为学习长江、黄河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初中生,好奇、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好表现,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2.2归纳中国地势特征。   2.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3.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2.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材分析   “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学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形特征,还让学生通过查阅多幅山区的景观照片,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山区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地势特征,还让学生初步分析地势特征对河流走向、航运、水电的影响,为学习长江、黄河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初中生,好奇、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好表现,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2.2归纳中国地势特征。   2.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3.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   2.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