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片水平上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研究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在脑片水平上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进展
1 1 2
郑小波 , 田心 *,宋毅军
1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天津 (300070)
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 (300052)
E-mail :tianx@
摘 要: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是突触效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研究学习
与记忆突触机制的客观指标。近年来随着脑片技术的发展, 很多关于LTP的实验研究都在
脑片水平上进行,本文介绍了海马脑片CA1 区LTP的调节表达机制的研究,海马脑片上诱导
产生的LTP的特征和脑片条件的关系,多巴胺转运蛋白阻断剂通过活化D3多巴胺受体增强海
马脑片CA1 区LTP ,以及激活大鼠海马脑片CA1 区突触β- 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联合LTP的研
究,综述了在脑片水平上研究LTP的诱导表达维持及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展。
关键词: 脑片;突触可塑性;突触效能;长时程增强
1.引言
突触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效应和学习、记忆机制密切相关,1973
年Bliss[1]等发现家兔海马经短暂高频刺激后,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可增大并持续几小时
甚至几周,他将这一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效应。其后,许多研究人员也在实验中观察到LTP
的存在。LTP 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形式和机制是多样的,因所在部位与接受刺
激的不同而不同。
脑片是指从动物脑区制备的厚度为100~700μm能够在体外存活一定的时间的脑薄片,脑
片技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Li和McIlwain 的离体脑片电生理研究。脑片兼有在体脑实验和离
体神经细胞培养的某些特点,在体外48小时内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活性,离子通道性质不会发
生变化,离体脑片保持有完整的神经突起和神经解剖通路,便于研究突触活性。在脑片的电
生理过程中排除了活体血压、温度、电解质、血脑屏障等因素的干扰,可以按不同的实验目
的直接准确地改变脑片灌流液的成份和条件,如温度、酸度和渗透压、通氧状态、以及离子
通道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阻断剂等;还能借助显微镜准确地放置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因
此近年来在脑片水平上研究长时程增强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下以几个例子来说明脑片水平上
LTP 的研究进展。
2.在海马脑片水平上研究 CA1 区 LTP 的调节表达
在海马CA1区和CA3区由短暂的NMDA受体诱导产生的LTP 已得到确认,然而,由AMPA
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的增强仍是研究的热点,已有实验表明突触后的改变极有可能是突触上
AMPA受体数量的增加[2]或者是它们单通道电导的增加[3 , 4] ;然而,也有实验表明当突触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7JCYBJC17100)资助
*通讯作者:田心 Email :tianx@
- 1 -
释放的 L-谷氨酸增加时可以诱发 LTP 的表达。在海马,各个突触之间递质释放的概率和突
触上的 AMPA 受体的数量都是高度差异的,这种差异在发育过程中还被放大,因为突触的
[5] [6]
成熟和突触内的囊泡的大小和数量 以及AMPA 受体的数量 都是相关的。
Benke通过脑片水平上的LTP实验[7]研究,发现从出生后13天至15天的大鼠制备的海马
脑片上CA1区突触上的LTP有两种表达机制:AMPA单通道电导率的增加和AMPA受体数量
的增加。为了验证这两种机制都参与了LTP 的表达,Palmer等[8]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