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及整改技术方案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及整改技术方案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建筑幕墙的实际情况,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建筑幕墙的玻璃、结构胶、耐候胶、密封胶、五金件、渗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技术方案,希望能够对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整改技术;玻璃问题;渗漏问题
1.引言
既有建筑幕墙是指已经交付使用的各类幕墙结构,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建筑幕墙往往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性能不达标、结构欠合理、材料老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建筑幕墙的正常使用,还对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改技术方案,以提高建筑幕墙的质量,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
2. 玻璃问题
2.1 采用非安全玻璃
第一、存在的隐患。采用非安全玻璃的幕墙各项物理性能已经衰退,如果玻璃受到外力、温度应力、平面位移的影响而发生破裂的时候,玻璃会呈片状锋利碎片飞溅,往往会给周围的人群和财物造成重大的损害。
第二、技术措施。方案一: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将面板个更换为安全玻璃,对于人群密集的地段,应该保证玻璃幕墙的安全。对非安全玻璃改造的风险高,难度大。工作流程包括:确定更换玻璃的技术参数、将相关的图文资料报有关部门审批;确定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对于玻璃、龙骨、压条和胶还需要做相容性试验,对安全玻璃需要做热浸处理,或者采用超白玻璃,从根本上消除玻璃自爆带来的隐患。方案二:如果不能立即更换为安全玻璃,则需要对现有的玻璃进行贴膜处理。
2.2 幕墙钢化玻璃自爆问题
第一、存在的隐患。钢化玻璃往往会出现自爆现象,如果表面应力越大,钢化的程度越深,自爆发生的概率也就越大。目前规定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应该不小于90N/m2,这样规定的目的是降低自爆的危害。钢化玻璃在自爆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与出厂时间也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发生自爆的概率在3%以下,但是自爆后呈小颗粒状,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二、整改技术措施。方案一:对处于人流密集地段的钢化玻璃进行更换,更换为夹胶钢化玻璃或者超白钢化玻璃,这样能够避免对人群造成伤害。方案二:对钢化玻璃的表面进行贴膜处理。方案三:在幕墙的底层周围,不设置吸引人的设施,比如站位、露天餐饮、娱乐场所等。室外停车位应该和墙根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置一定宽度的围篷栏板或者玻璃雨篷。在幕墙底层设置绿化隔离带或者水池景观,并且标明安全警示区。
2.3 玻璃损伤或者破裂
不管是有框或者是无框幕墙,如果玻璃出现损伤或者破裂,必须立即拆除并及时更换。一些用户往往不知道玻璃损伤或者破裂对整个幕墙所带来的影响,他们认为玻璃发生部分损坏对整个幕墙没有多大影响。事实上,玻璃对整个幕墙的性能和结构的安全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拆除并及时更换玻璃。如果出现多块玻璃破碎或者某一部位经常发生破碎现象,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加固措施,以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3. 结构胶、耐候胶、密封胶问题
3.1 存在的隐患
当幕墙的使用年限较长,往往由于人为原因或者环境污染而使相应的胶类失去作用,从而导致幕墙结构发生变形现象,面板出现松动,使得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效果、保温效果大大降低。
3.2 整改技术措施
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根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样板检测和室外淋水试验检测,气密性和抗风压性能不应该小于3级,水密性不应该小于2级。此外,还应该对幕墙关键部位的胶体进行抽样检验,如果不合格则应该出新或者改造。方案一:将原有副框和玻璃面板拆除,然后清除上面的杂质和污染物,并重新进行补胶或者打胶。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重新打胶应该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以保证打胶和补胶的效果。此外,在进行打胶之前,还应该试验和检测玻璃、胶、铝材等的相容性、污染性和粘结性。方案二:对外立面进行重新设计,根据最新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出新改造。适宜的作业温度是在4℃至38℃之间,对于结霜的表面、潮湿的表面、有油脂的表面、有溶剂的表面,不适宜进行打胶施工。胶缝的宽度和高度应该满足设计的要求,并保证质量。结构胶、耐候胶的的表干时间大约为六十分钟,稳定胶结大约需要21天时间,施工的时候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4. 五金件问题
4.1 存在的隐患
主要包括五金件超出了使用年限,使用不当而引发的问题,比如锈蚀、变形、卡死、损坏等等,引发开启扇支承安全不足,甚至发生脱落现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4.2 整改技术措施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查清楚损坏的原因,熟悉有关的联结件情况,如果是联结件出现问题,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其次,对于使用功能一样的五金件,应该保证其品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