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01约1.49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性检测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乡村社会的面子观

①“面子”一直是研究中国人行为和社会运作的核心概念。如何更恰切地理解面子这一

本土经验现象,必须要首先考虑本土社会特性。

②对于农民来说,其主要的社会生活“场域”是村落。生活在乡村社会中的中国人要处

理的是在村落中“做人”的问题,其所针对的对象也并非某个个体,而是要在村落中立足。

因此,“面子”就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和策略,它更是中国农民在村落这个熟人社会

中立足的重要依据,“面子”具有非常重要的评价意义,体现为人们对某种生活价值的追求

。对于这种具有价值性的面子,本文称之为“面子观”,它指的是人们对“什么是有(丢)

面子”“什么样的面子值得在乎”的集体认同。

③乡村社会中的面子内涵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一是面子标识物,_________;二是面子

生成机制,_____________;三是面子行为的能动性,____________通过这个维度可以发现

乡村社会对人们追求面子行为的约束程度;四是面子的竞争性,____________,它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改变个人地位的空间。据此,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面子观

区分为三种类型。

④外显型面子观表现为炫耀性地表达自身实力,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注重在具

有极强外显型、可视性的事和物上投放自己的资源,以向其他村民显示、证明自己的实力。

外显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是行动者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的可比性强、面子行为的竞争性强

,容易陷入恶性膨胀,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名实分离”,即行动者的面子竞争变成对

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手段被置换为目的。

⑤外显型面子容易被研究者理解为农民对金钱、权力等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追求,甚至将

面子与社会分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具有面子。这种理解是将面子与西方

社会理论中的“社会地位”做了机械式地比附,“社会地位”是一系列客观指标(如财富、

权力等)的集成,具备了这些客观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进而也就有了“面子”

,但在乡村社会中并非如此。在客观的面子标识物(比如财富)竞争上胜出,可以获得“有

面子”的评价,但并不代表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高,换句话说,外显型面子观是面向村落

所有成员开放的,是人人可以竞逐的肯定性评价,而村落社会地位则特指村落精英所拥有的

权威,二者并不总是重合的。

⑥人际型面子观表现为人际互动中的慷慨热情,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特别注重

在社会交往中投入资源,努力建构和维持与他人的友好关系。人际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与外

显型面子类似,比如也存在行动者个体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可比性强的特点,但面子标识

物是能够建构维系人际关系的事物。人际型面子观的竞争性与外显型面子也有不同,后者表

现为激烈竞争,而前者的竞争性则要弱得多,因为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是开放的,原则上每个

人都可以与每个人建立交往关系,那些更会为人处事的人就可获得更好的“人缘”。乡村社

会中的交往是人情化的,在人际型面子观念主导的村落,农民的人情圈就会很大,且人情交

往的形式化色彩非常浓,甚至在双方发生矛盾后人情关系仍然不会断,结果就是人情非常容

易“异化”。

⑦依附型面子观表现为村落成员的社会行为特别注意地方性规范的要求,个体分享并追

求村落公共的规范与价值观,表现出来的“面子”往往具有长期性、公共性,而非在一时一

事上与他人的竞争,在村落中最受推崇的“面子”往往特指那些能够捍卫村落公共利益和荣

誉的行为,甚至可以为公共利益牺牲自己所有。正是因为有社会结构、地方性规范和价值的

约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面子”就是“依附于社会的自尊”,但笔者所言的“依附型面

子”与“依附型自尊”并不相同,面子比自尊更多社会学上的价值,在乡村社会中,获得这

种面子不只是个体的荣耀,更是与其关联的家庭、家族乃至所有亲友都可共享的。

⑧全国主要农村地区存在面子观类型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乡村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