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 huò 问津 jīn 亵玩xiè 鸿儒rú
B箬篷ruò 篆章 zhuàn 决眦 zī 幽咽 yān
C邑人 yì 阡陌 xiān俨然yǎn 老妪yú
D隐逸yì 清涟lián邺城戍shù 选贤与能yǔ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弧形 洨河 和谐 暴涨
B河堤 推崇 序幕 鉴赏
C因地制宜 别出新裁 就地取材 重峦叠障
D景致 镂空 轩榭 铺砌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故人不独亲(以……为亲)其亲
D 故外户(窗户)而不闭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
A《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桥梁学家
B《桃花源记》——周敦颐——晋朝
C《骆驼祥子》——老舍——语言大师
D《陋室铭》——刘禹锡——《全唐文》
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罔不因势象形,各俱情态。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都有所养。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D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
6、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
A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的光辉成就呢。
C技艺灵怪矣哉!
D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7、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2分)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 的故事,主人公是,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但当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小说结尾,他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四、文言文阅读(20分)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便要还家( ) (2)延至其家( )
(3)咸来问讯(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3分)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2分)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2分)
、从划线句子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3分)
、文章通过描写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2分)
五、说明文阅读
中国河流警钟长鸣(10分)
选择题(每个2分工16分)
1A 2C 3D 4B 5C 6B 7A 8D
二、根据课文诗歌内容填空(7分)
9、可爱者甚蕃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名著阅读(2分)
13、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