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ccx.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控制工程基础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定义 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和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controller)),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plant))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控制的本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事物进行支配、管束、管制、管理、监督、镇压。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Traditional Control Theory),以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以状态空间法(State Space)为基础,研究多变量变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现在,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具有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等方向发展。 系统: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若干设备、装置的总体。 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下面举例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例1:人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手拿书本 被控对象:温箱; 被控量:温箱的温度; 测量元件:温度计 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控制装置 被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者生产过程,如机床、飞机等。 被控量(系统输出):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如飞机的高度、速度、姿态等。 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或设备的总体。 控制任务:被控量 → 给定量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是指控制装置利用被控量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 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其实质是一个按偏差进行的控制过程,利用偏差消除偏差。 注意: 1、负反馈: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减,使系统输出的误差逐渐减小,则称为负反馈(利用偏差消除偏差) ; 2、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过程不断加强。 3. 反馈控制系统组成 5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 (1) 闭环控制(Closed Loop Control) ——反馈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的特点: 系统输出对控制作用有影响; 存在反馈环节,能够利用反馈作用消除系统误差; 抑制干扰能力强; 但控制机理复杂,且存在稳定问题,系统设计需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2) 开环控制方式 定义: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 特点: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发生影响。 按给定值控制的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示例: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电风扇) (3) 复合控制方式 按偏差控制和按扰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 按扰动(可测)补偿的复合控制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函数记录仪 飞机-自动驾驶仪系统 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液位控制系统 电阻炉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数学模型分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由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差分方程或线性代数方程描述(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 系统中只要有一个元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就为非线性系统。 按信号的性质分 连续系统与离散(数字)系统 连续系统中各部分传递的信号都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连续系统通常采用微分方程描述。 离散系统中某一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字量传递的系统;离散系统通常采用差分方程描述。 连续信号经过采样开关的采样就可转换为离散信号。 常见的几种自动控制系统 1、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 线性系统由线性微分方程或线性差分方程描述(满足叠加原理); 若输入量和输出量都是时间连续函数的系统,称为连续系统; 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线性连续系统可分为 恒值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入量是一个常值,要求被控量也等于一个常值。 系统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扰动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当出现扰动时,利用控制装置使系统的输出量保持为恒定的期望值。 随动系统 系统输入量随时间变化,且变化规律可能是未知、不可预知的。 基本任务是使系统的输出量以要求的精度跟随输入量变化 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是研究被控量跟随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程序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入量按预定规律随时间变化。 基本任务是要求被控量迅速、准确地加以复现。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