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之无痕——暑期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

发布:2018-09-08约4.6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之无痕——暑期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德之无痕   ——暑期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曹娥小学 吴黛仪   师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核心名词,它站在教育的制高点,既为老师指点方向,也考察着教师的行为道德点。读暑期师德培训之书,结合个人经历,颇有体会,经思考总结,现归为三点:   一、思与行。   三年的教学生涯,斑斓多彩,五味纷呈。直面学生,我也曾言辞犀利地骂过,也曾舒适婉转地笑过,也曾怒发冲冠地气过,也曾倍感温馨地暖过。但那些都是“曾”,为何?——往事未曾沉淀,精华与糟粕混合,劣根与清水相衔,纵使再过璀璨的金子,也没入沙堆隐不见光。此处的金子,并非指学生,而是指教育思想。   思想“二字”,皆由“心”为底,事不入心,心不入行,见金子而不淘,处三事而不思,即便闪光点熠熠生辉,却也终将寥落尘泥碾作尘,不复长存。故而,教师遇事要三思,思过、思功、思心得,思之后再付诸行,行中再思、思后再行, 循环往复,渐次上进,为了教育事业的光辉蓬勃而付出一砖一瓦,为学生,亦为自己,为社会,也为国家。我爱“曾”,也惋惜过“曾”,但我更想珍惜“现下”,我不希望某一天我与人交谈时口中除了“曾”仍是“曾”,而希望在“曾”之后更能有一番“现下”的成功事迹与“未来”的期望预设。   很可惜,本人较懒,三年中应上方要求也写过许多各类心得与总结,奈何,苦苦一笑,千言百字多数为东拼西凑,他人之语,为我而用亦。   二、勤与志。   照实说,“懒”很难克服,谁不留恋舒适的被窝,谁不享受惬意的生活,作为一名老师,平日里无比渴望一丝清静、一丝悠闲,闲看云、野养花,多一些超脱,多一些自由,但终是尘世之人,若要出尘,必先入尘,若想悠远娴静,必先经纷扰的洗礼,平日里诸多事情——不管美事、丑事、琐事,还是无事,都能处理得风轻云淡游刃有余,那么我想这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懒中勤,勤中懒,所以教师,若能在教学的繁忙中偷得“闲”,在大事小事不断上演的学生世界中能识出天地之自然无华时,那便拥有了超凡的胸襟,所谓大隐隐于市,未必不如此。   再懒惰的人,身上必定存有一丝一毫的“勤”,作为教师,忙忙碌碌是一天,有心有得是一天,无心无得也是一天。为自己找个借口,教师的“懒”情有可原,这份“懒”是工作下班后的放松身体、放松头脑,是清清耳根子缓一缓酸软的臂膀,是正常的放松,是回归于家庭的子女角色或者父母角色。只是,上帝公平地赐予人类一天24小时,8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而人的不同在于剩下的8小时如何处理利用——但话到极致,也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鸿鹄与落雁,难道因为看天空的角度不同,就能批驳另一方的盲点吗?于此,对于那些“懒”中愿意也能够剥离出一丝“勤”的人来说,若有心飞天,就应该抓住“勤”这根草,在教育洪河中尽力游向彼岸,借智力、耐力、天力,登陆彼岸,看另一世繁华。有心不晚,有志不晚,再给个借口于自己,人生有童年,事业也有“童年”,步入教育界的头三年为“事业童年期”,那么童年期之后呢??   人应有志,志当长存,存必实践,方能吹尽狂沙始到金。   三、三年,于我之最大心得。   如上所言,我是个“懒人”,懒到何种境界?对于学生,“懒得骂”,“懒得凶”,“懒得瞪眼睛”,但我扪心自问,我居然喜欢这种“懒”的状态。在此,有两点原因。   其一,我感谢我从教第一年的特殊事迹,一场病令我改变了心性。作为教师,谁没有“横眉怒目”的时刻,但是中医有云,“怒伤肝”, 发怒会导致人体气血紊乱,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若是女人,则弊处更大。若长久成活在“高怒”的环境下,身体终将崩溃。俗话说,“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而我违背了这处世理论,终究恶有恶报,出来混迟早要还了。第一年教学,因毫无经验,故而邯郸学步,实行高压政策,不出半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就医检查时,已得慢性病。我只能花更多的时间来拾掇曾经逝去的快乐与笑容。医生云:“放松,多笑,多寻找美。”笑治百病,美能净化心灵,于是我长记心中,“放松,多笑,寻找美”。第二年教学,我重新来过,“收起骂人的嘴”,“退去吓人的凶脸”,“弯起怒目圆瞪的眼”,走起怀柔路线。   其二,有感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教学实践,于我个人而言,“怀柔”比“高压”更有效。怀柔的中心点就是“德”,怀柔的枝叶是经“德”而散发,而我们知晓,“师德”远比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来得重要,教育二字,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只有主杆的“德”光芒充沛,教学的枝叶才能蓬勃发展,教育之树方能生而不息。李叔同,晚清佛教高僧,说过这样一句话:“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教师,既然秉着身正为范的守则,那首先就得做到“德盛”,德是万丈光芒,光照自己,也光照学生,教师“德盛”,学生耳濡目染,方能正气、正己——哪怕不识字,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善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