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州萍岛导游词.doc

发布:2017-02-26约3.0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州萍岛导游词   永州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永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xx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永州萍岛导游词,欢迎参考!   永州萍岛导游词1   在永州城北,潇湘二水汇流处,为永州著名风景胜地,唐宋以来,即负盛誉。此景是“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亦是“永州八景”之首,又名“萍洲春涨”。   唐宋即负盛誉。是“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萍洲春涨是“永州八景”之首。   每逢春夏水涨,立于岛上石矶,举目四望,黄叶古渡,迥龙宝塔,江天风月,远浦归帆,渔舟唱晚,画意诗情,尽入眼底。岛如随水沉浮一叶扁舟,风韵万般。每逢潇潇落雨漫天弥下,游人夜宿萍岛就可手把一盏香茶卧听江涛,或手执一把罗伞踽行于江畔,领略迷蒙夜雨所带来的静谧氛围和朦胧之美。每当此时,游人心中的劳累亦或烦躁都会飘散无踪,只有如诗如画的美景在眼前展开,如梦如幻的感觉在心中萦绕。   萍岛如江中一叶浮萍。站于岛上,举目四望,黄叶古渡,迥龙宝塔,远浦归帆,尽收眼底。岛上有“萍洲书院”等旧址。“潇湘八景”之首“萍洲春涨”就在此处。   岛如随水沉浮一叶扁舟,风韵万般。每逢潇潇落雨漫天弥下,游人夜宿萍岛就可手把一盏香茶卧听江涛,或手执一把罗伞踽行于江畔,领略迷蒙夜雨所带来的静谧氛围和朦胧之美。   永州萍岛导游词2   永州萍岛又称频洲,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北4公里,潇水和湘江两水汇合处。岛呈橄榄状,周长约6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相传岛有随水涨落之奇,故又有”频洲春涨”之称。岛上竹蕉繁茂,风帆与岛上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系永州八景之一。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这里初春桃李比绿,盛夏芭桑争艳,深秋金桂飘香,严冬修竹摇影,被宋代著名诗人米芾称之为”瑶台”仙境。   萍洲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零陵人、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周崇富为山长。近些年第三次重建。自创建至今历时274年之久。萍洲书院清代又称白萍洲书院、白苹书院,因建于萍洲之上而得名。”萍洲”因生长白苹而得名。”白萍洲”、”萍洲”名称源于《楚辞》。   屈原《九歌middot;湘夫人》:”登白苹兮骋望,与佳人期兮夕张。”“白苹”又作”白薠”,意义相同。胡文英《屈骚指掌》云:”薠草有青白二种,青薠草似香附,生楚北平地,白薠草似藨草,生楚南湖滨。”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诗:”非是白萍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所说”白萍洲”为永州实景,”潇湘”用湘妃典故,诗句全由演绎《楚辞middot;湘夫人》而成。   《尚书middot;尧典》记载帝尧将二女下嫁给帝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史记》记载帝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列女传》又载,帝舜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帝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水经注》称,二妃常”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尧舜一代史迹揭开了中国文明史的第一页,而帝舜与湘妃的感情传说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日本文学史家儿岛献吉郎称湘妃故事为”古今恋爱文学之祖”。   从屈原开始,湘妃故事频繁出现在包括诗词、散文、音乐、绘画等的古典文艺中,与之有关的事物诸如湘水、潇水、潇湘、潇湘楼、潇湘馆、潇湘阁、潇湘门、潇湘驿、湘妃庙、湘妃、江妃、湘君、湘夫人、湘妃泪、湘妃怨、潇湘八景、潇湘水云等等,由于被反复歌咏,早已成为古典文艺中凄清幽艳的风格基调和永恒意象。   永州萍岛导游词3   永州萍岛又称频洲,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北4公里,潇水和湘江两水汇合处。岛呈橄榄状,周长约6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相传岛有随水涨落之奇,故又有”频洲春涨”之称。岛上竹蕉繁茂,风帆与岛上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系永州八景之一。   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这里初春桃李比绿,盛夏芭桑争艳,深秋金桂飘香,严冬修竹摇影,被宋代著名诗人米芾称之为”瑶台”仙境。   萍洲八景是萍洲的自然景观,显示着萍洲的天然之美与环境特色。萍洲八景为:潇湘听雨、白苹骋望、湘口观渔、潇湘之浦、南极潇湘、潇湘水云、清夺湘流、萍洲金桂。   ”潇湘听雨”,在风雨亭。元杨显之杂剧有《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清周皑著有《潇湘听雨词》五卷,江昱著有《潇湘听雨录》八卷。零陵多雨,云雨祁祁,娴静以听,随遇而安。至风雨亭而听雨,亦一乐也。   ”白苹骋望”,在风雨亭下观景平台。对面青峦中有潇湘庙,右侧南望,远山高峻。屈原《九歌middot;湘夫人》云:”登白薠兮骋望”,王逸注:”#39;薠#39;或作#39;苹#3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