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写成语所缺的字(6分)
无缘无故 座无虚席 养尊处优 张灯结彩 妇孺皆知 邯郸学步
天涯海角 与世隔绝 司空见惯 革故鼎新 独出心裁 优哉游哉
2.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6分)
chà 刹那间 fěi 翡翠yē 抽噎jí书籍ɡuī 瑰丽
3.默写(14分)
①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⑤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⑦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⑩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4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漫画主要讲了在标明“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站着几位高大强壮的年轻人,而真正的母子,却看着站在母子上车处的几个冷漠的年轻人。难道他们真的目不识丁吗?不是的,他们为了早一点上车,而装作不识字。寓意:讽刺了不讲公共道德,只顾自己私欲的恶劣行经。(或对母亲来讲:面对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要敢于维护。)
阅读理解。(60分)
(一)对比阅读(15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5.下面句子中加点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B.炳烛之明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 少而好学
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5、C(3分)
6、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7、(1)少年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8、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9、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二)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15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