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1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专题四 图像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石灰石要加热一段时间至高温后才分解,质量会减少, 但生成物还有生石灰和杂质固体,所以固体质量降低到一定值就 不再改变。 答案:C 题型 5 分子原子模型——微粒的表示和变化 7.(2010 年广东肇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CO 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 CO2 灭火,因为镁能在 CO2 中燃烧生 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Fe2O3+3CO=====2Fe+3CO2 高温 2Mg+CO2====C+2MgO 点燃 置换反应 (3)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下图所示的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催化剂2H2O+O2↑ 1 . (2010年广东揭阳) 下列曲线不 . 的 是 ( 正确 ) 。 解析:金属过量,稀盐酸的量相同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 答案:C 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 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1 个 X 分子中有 3 个原子 C.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D.黑球表示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没有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黑球表示的元素原子与一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而 反应后与两个小白球所表示的原子结合,和同一种原子结合但个 数不同,说明化合价有变化。 答案:B 3 . (2012 年四川 德阳) 下列图 像与对应的 说法正确的 是 ( )。 C A.向 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 B.等质量的 Al、Zn 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稀硫酸中加入 Ba(OH)2 溶液 D.在恒温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 NaCl 溶液的水分 4.(2012 年四川眉山)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 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C A.稀释 H2SO4 溶液 B.氧气的溶解度 C.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浓度相同过量的稀盐酸反 应 D.浓盐酸敞放在空气中 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的( )。 C A.20 ℃时,向一杯饱和的 KNO3 溶液中加入 KNO3 晶体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加热 MnO2 和 KClO3 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向 pH=1 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6.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C A.向稀硝酸中加入水 B.双氧水分解 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足量金属 D.向稀硫酸中滴加 BaCl2 溶液 7 . (2012 年甘肃 兰州) 下列图 像与对应的 操作相符的 是 ( )。 * 专题四 图像题 图像是研究和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化学试题 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规律,称之为图像 题。图像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 在省、市各层次的考试中,出现频率都很高。 (1)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 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熟悉科 学研究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3)能考查学生对各知识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对学科之间知识 的综合运用。 一、图像题的题型和内容 1.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在中考中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 题、计算题里。 2.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恒、金属与酸、盐溶液的 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 率等。给出的题目一般有坐标、图表、分子原子模型等,知识面 广,知识的联系强,近三年中考中常作为综合题出现。 二、解图像题的主要方法 分析已知条件,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对整个函数 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特别是图像的重要点位置。 1.首先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2.其次把握曲线的四个点,即起点、转折点、交点、终点。 三、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1)金属与酸的反应;(2)溶液 pH 和中和反应;(3)溶液和 溶解度;(4)综合图像;(5)分子原子模型——微粒的表示和变化。 题型 1 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解题指引] 此类图像,主要反映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 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解此类题时把握以下“二看”: (1)看拐点(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越活泼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度快,完成反应的时间短,即 曲线斜率大,先出现拐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