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荐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doc

发布:2017-08-09约2.9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 、Ba2+、Br-、CO32- B.Cl-、SO32-、Fe2+、H+ C. K+、Na+、SO42-、MnO4- D. Na+、H+、NO3-、HCO3- 9.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B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C 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 乙二酸具有酸性 D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NaCl固体可导电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12.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23.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30(15分)有机试剂(R—ZnBr)与酰氯( )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Ⅱ: 途径1: 途径2: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2)有关化合物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可发生水解反应 B可以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C可与FeCl3溶液显紫色 D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溶液反应 (3)化合物Ⅲ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按照合成1的合成线路的表示方式,完成途经2中由Ⅲ到Ⅴ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 (4)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_______,以H替代化合物Ⅵ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中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5)化合物Ⅵ和Ⅶ反应可直接反应得到Ⅱ,则化合物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1、(16分)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 H2O(g)+CuCl2(g) △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ɑ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ɑ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ɑHCl的有 。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汇总n(Cl2)的数据如下: 计算2.0~6.0min以内HC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