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综合大作业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 产海因酶菌株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专业: 平面设计
班级: BM平面101
学号: 1051410107
姓名: 赵洋
得分:
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19 日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
1.课题的难度系数值(5分) 得分
2.选择和使用工具书(检索系统)的情况:
(1)选择工具书、刊或检索系统的种类 (10分) 得分
(2)查的文献条目的数量(5分) 得分
(3)所查文献的出版类型(5分) 得分
(4)所查的原始文献的文种(限中英文两种)(5分) 得分
(5)外文文摘的翻译情况(至少翻译一篇)(5分) 得分
(6)综合运用所选工具书、各种索引的能力(5分) 得分
(7)查全率(所查检索条目与选择课题的针对性的评价)(15分)
得分
3.原始文献的获取情况 (5分) 得分
4.按照“步骤要求”和“格式要求”完成实习报告情况(5分)
得分
5.按照格式要求撰写模拟论文 (20分) 得分
总得分:
课题名称:产海因酶菌株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海因酶是-类催化水解海因、5-取代海因及其它海因衍生物的内酰胺键,生产D型或L型N-氨甲酰基-氨基酸的酶。海因酶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有机体。但是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海园酶主要来自微生物 海因酶是转化生产D一型氨基酸的关键酶,而D一型氨基酸及其斯生物是医药及食品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它不但广泛用于生产半合成抗生素,而且还作为合成多肽,激素、拟除虫菊酯及甜味剂等的中间物 。然而大多数微生物来豫的海因酶由于不耐热等种种原因,很难纯化及用于工业化生产中。近年来,才陆续报道了几例稳定性较好的海因酶。在医药工业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关海因酶的报道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不同动物的某-特定组织和植物以及微生物中都有海因酶。经研究发现二氢嘧啶酶是海因酶的一种.可归类于D-海因酶 。在D-海因酶中因来源不同对海因的5-取代基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
产海困酶菌株的选育,目前国际上普谊采用以底物为唯一氮源(或碳源)以及对二甲氨基甲醛(PDAB)显色的方法。但是用唯一氮(碳)源只能区别产酶与不产酶,很难区别高产与低产。用PDAB 显色在平板上直接筛选往往由于微生物本身产黄色物质而带来干扰。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确定简单快速的D-海因酶的活性的测定方法(2)改变培养基(不同的碳源、氮源、磷源)及培养条件(温度、盐度、pH值、通气量)等,确定菌株的最佳的产酶条件(3)D-海因酶在实际生产上遇到的困难(4)D-海因酶的应用前景(5)国外是如何获取D-海因酶的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水平(略);
(2)所需查阅文献信息的类型:时间(年代)为近五年的文献;文献的发表地域不限;文献出版类型不限;原文语种为中英文;著者、机构要求不限
(3)已经掌握的线索: 无
(4)课题对文献信息查新、查准、查全的要求:近五年的文献,要求较高的查全率。
二、选择检索工具(检索系统)
结合本课题,确定采用机检的方法。选用的检索工具获得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和会议论文)、《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标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搜索引擎()、SpringerLink、High Wire Press免费英文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
三、选择检索方法:
常用法(工具法): 常用法是手工文献检索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各种文献检索工具(书刊目录、索引、文摘等)查找文献资料线索的过程。
常用法又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三种。
1.分类途径
从课题分析可知,本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