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附答案).pdf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附答案)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知识积累:
本实验旨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方法包括控
制变量法、转换法和理想实验法。实验器材包括斜面、小车、
木板、毛巾和棉布。实验结论表明,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
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推理假设平面
绝对光滑,小车不受到阻力的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注
意事项包括要使小车从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以保证小车到
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水平面的阻力大小是通过小车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长短反映的。
典型题:
练1: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使用
不同材质的布料铺在水平木板上。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
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
上。
练2:
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
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
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
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XXX等人的研究成果上,能
够用实验直接验证。
练3】XXX认为,一个金属小球从光滑斜面的某一高度
处静止滚下,由于不受阻力,没有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
另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即使将斜面放平缓一些,仍会出现
同样的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A.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受重力作用
B.小球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到达C点时的机械能
C.减小右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后,小球在右侧斜面上运
动的距离减小
D.根据这一实验,可以推理出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
运动
知识积累】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定律是基于大
量经验事实推理出来的,而非直接通过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当所
有力都消失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
的物体将沿着原来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典型题】
练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
B.当物体不受力时,只能处于静止状态,无法运动
C.一个行驶的小车如果撤去所有外力,将会做匀速直线运
动
D.熟透的苹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自己掉了下来,这不符合
牛顿第一定律
练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练3】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
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跳起,落下时的位置是(不计空
气阻力):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练4】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积累】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形状、位置等其他因素无关。
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无论质量大小、运动和静止、是否受力都
有惯性。利用惯性知识可以解释各种惯性现象,步骤包括:观
察现象、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利用惯性原理解释现象。
惯性的原理与应用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
持原先的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