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条江,一段史,一个国.doc

发布:2017-03-07约2.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条江,一段史,一个国   自己人外来者   雀斑美不美?   【原文片段】一次上课的时候,亚当(另一位和海斯勒一起来到涪陵师专的“和平队”志愿者)听完给自己取名“凯勒”的女生的自我介绍,说:“你的雀斑真好看,凯勒。”这句话使教室里变得一片沉寂。凯勒马上低下头,坐回座位。在那难堪的沉寂中,亚当手忙脚乱,过了一阵才急急忙忙地解释说,雀斑在美国被看做是很有魅力的标志。后来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在中国,女人,尤其是年轻姑娘,如果脸上长了雀斑,是不喜欢别人提起的。”“对别人的长相,我们从不轻浮地加以评论。”   素材运用?备考指南 此片段可运用到“学会欣赏与表达”这一话题上,如在赞赏的眼光中成长,让人更加自信:运用到“正视缺点”“悦纳自己”的话题上,如雀斑在中国虽被看做是不美的,但要学会悦纳自己:运用到“变换角度看问题”上,如雀斑在中国是不美的,在美国就被认为是有魅力的标志。所以,看待同一事物,要善于变换立场,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   无处不在的爱国意识   【原文片段】我和亚当参加了一次学校举行的系级篮球锦标赛。结果发现,由于我们的加入,这场比赛变成了中国队对美国队。对于别的参赛队员来说,比赛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色彩。   而另一次,我参加了涪陵市举行的公路跑比赛。我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第一名,结果我上了当地电视新闻的头条。另一位获胜选手的感言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比赛,却让一个老外抢了先,我觉得是莫大的耻辱。我们只有潜心锻炼,才有成为冠军的那一天。”   素材运用?备考指南 可运用到“爱国”这一话题上,从美国人的角度出发,海斯勒看到,中国人的爱国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不可思议的盲目排外,这则材料有助于把爱国的话题引入一个更加深刻的层面:我们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爱国?爱国不应该表现为一个民族的排外和狂热,而应该是敞开胸怀,兼收并蓄。   关于莎士比亚的争论   【原文片段】在文学课上,有学生写道,莎士比亚代表无产阶级,因为他批判了英国的资产阶级。有的学生还指出,哈姆雷特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因为他深切地关怀着农民……我告诉学生,哈姆雷特的确伟大,但并不是因为他深切地关怀着农民,而是因为他深切地关怀着自己。而莎士比亚是小资一族,通过获取剧场公司的股票而发了家。   素材运用?备考指南 可运用到“真实”“真相”等话题上。阶级意识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内心深处确立的最稳固的一种意识。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不要用政治观念曲解文学作品,应该还文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同时也警醒我们,要思考自己所持的角度是否客观和公正。   海斯勒在路上   自然和人的关系   【原文片段】当我来到涪陵,看到那些呈梯状的小山包上面种满了令人炫目的水稻,我想到的是人如何改变土地,把这穷山恶水变成自己生存的家园。但我发现,中国人关注的却是土地怎样改变了人。我遇见一位从未到过涪陵的人,他十分肯定地说那里的女子长得很美。理由是因为那里有山有水,有山有水的地方出美人。同样,因为那里天气热,所以人们的脾气不好。   素材运用?示范片段 大自然生养了人,也塑造了人。一方面,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论面对怎样贫瘠的土地。人类都有能力把它改造成良田;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滋养了我们的性情,所以南人柔婉北人豪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山城里的“棒棒军”   【原文片段】涪陵满布石阶,所以城里有许多搬运工,帮人把东西拿上坡。他们把货物系上竹棒,挑在肩上。在涪陵,人们把这种搬运工称为“棒棒军”。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中国农民常穿的那种简朴的蓝色服装),带着谋生的家伙(一截竹棒,几圈廉价的绳子),喜欢成群、成对、成营地聚在一起。中午时分,他们就坐在那截竹棒上,抽烟、聊天、玩扑克:他们空下来时的样子,与其说是放松,不如说更像是在战斗间隙稍作休息。   素材运用?示范片段 在海斯勒的《江城》里,涪陵的棒棒军是朴实和勤劳的代名词。虽然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却毫不抱怨生活,而是尽自己所能,以出卖体力谋取基本的衣食。他们固然不是什么振臂一挥的英雄,但他们却凭着对生活的隐忍和担当,顽强地生存在中国的土地上。   淡定看待三峡移民   【原文片段】三峡大坝的建设会使涪陵的水位升高,影响到那里的人们的生活。但普通民众对于三峡大坝和下游城市移民的命运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紧张多虑。在大坝即将造成直接影响的涪陵,看不到任何不快的迹象。多数情况下,我听到的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好处:发电、防洪和航运,而这些都是涪陵人期待已久的。   素材运用?示范片段 关注社会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无辜惨死于车轮底下的小悦悦,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安全:关注存款天文数字、手戴数块名表的“表哥”杨达才的结局,就是关注我们自己手中的收入;关注三峡大坝的建设,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现在与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