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性能影响因素钢结构体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
《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
钢材性能影响因素
钢结构体系
授课教师:吴明儿教授
2015年秋
一、钢材性能影响因素
1.1 钢材的冶炼和轧制过程
1.2 生产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3 钢结构建造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4 外界作用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二、钢结构体系
1.1 钢材的冶炼和轧制过程
1.1 钢材的冶炼和轧制过程
1.2 生产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钢的熔炼
氮等有害杂质的含量
2.钢的脱氧
沸腾钢:采用锰脱氧
镇静钢:采用硅脱氧
影响冲击韧性
1.2 生产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钢的轧制
热轧和冷轧:晶粒细化、分层、残余应力、冷作硬化
轧制钢板 热轧工字钢 宽翼缘H型钢
厚度小的热轧钢板,辊轧次数多,轧制的压缩比大,
钢材组织密实,其强度、塑性及冲击韧性好于厚度大
的热轧钢板。
1.2 生产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钢的轧制
热轧引起的残余应力:后冷却的地方为残余拉应力
1.2 生产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热轧后矫直和热处理
矫直:塑性变形、产生残余应力
普通建筑结构钢,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交货,无需热处理
(正火处理)
高强钢 热处理
淬火——900℃保温后快冷: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回火——600℃保温后空冷:恢复塑性和韧性
正火——900℃保温后空冷:热轧交货
加热温度、冷却速度
1.3 钢结构建造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冷加工的影响
剪切:剪断边严重硬化——刨边
冲孔:孔壁严重硬化,甚至出现微裂纹——扩孔
冷弯:弯角处屈服点提高
1.3 钢结构建造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2.热加工的影响
焊接 热影响区
热影响区范围数毫米;
对构件的总体力学性能
影响不大。
过热区:晶粒粗大,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低
正火区:强度、塑性、韧性都较高
部分重结晶区:晶粒粗细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1.3 钢结构建造过程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2.热加工的影响
焊接和火焰切割 残余应力
有纵向焊缝板的残余应力
火焰切割后的残余应力 火焰切割+焊接后的残余应力
1.4 外界作用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多轴应力的影响
双向/三向拉应力:脆性破坏
1 多轴同号应力
单轴应力
f y
多轴异号应力
1
双向/三向拉伸: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
异号双向应力:屈服点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
1.4 外界作用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2.加载速率的影响 强度及塑性提高
3.循坏加载的影响 包辛格效应,滞回曲线
1.4 外界作用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高低温及腐蚀性介质的影响
高温:强度,低温:韧性。耐候钢
4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