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30水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设计说明①
1.1你单位混凝土生产涉及C10、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九个强度等级。采用xx有限公司生产的HZS120型双机组混凝土搅拌机≥120m3/h×2,使用骨料最大粒径mm。采用三一重工生产的SY5419THB 50E型混凝土输送泵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混凝土输送压力pa ~12Mpa,允许最大骨粒径混凝土输送内径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符合≤1:3.0的规定≤1.0%,泥块含量≤0.5%,碎石(沉积岩)压碎指标≤16%,表观密度不小于2600kg/m3。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3.4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3.0%,泥块含量≤1.0%,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kg/m3,孔隙率不大于44%;
3.5泵送混凝土掺用泵送混凝土宜掺用粉煤灰细度不大于%,需水量比不大于%,烧失量不大于%,含水量不大于1.0%;
3.8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0;
3.9泵送混凝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3.10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
3.11混凝土最小含气量不宜大于5.0%。
①阐述本配合比设计的起因及目的。
②阐述技术支持文件。
③阐述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及要点。
4. 原材料说明④
4.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报告见附件)
4.1.1 试验编号:
4.1.2 厂名:
4.1.3 牌号:
4.1.4 出厂编号:
4.1.5 品种:P.O
4.1.6 强度等级:42.5
4.1.7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ce= Mpa
4.2 细集料:采用河洗砂(试验报告见附件)
4.2.1 试验编号:
4.2.2 产 地:
4.2.3 品 种:
4.2.4 规 格:
4.3 粗集料:采用通过二种规格的碎石子组合成5~31.5mm的连续级配F类粉煤灰I级cu,k=30Mpa;
5.1.3 混凝土配制强度按?cu,o≥?cu,k+1.645σ(Mpa)计算。
5.2 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cu,o≥?cu,k+1.645σ
=30+1.645×5.0
=38.2 Mpa
5.3 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结果的确定
本次强度等级C30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强度?cu,o=38.2 Mpa。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确定
6.1 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W/B):
6.1.1计算参数的确定
a、回归系数(αa)选用0.53,(αb)选用0.02,?ce,g选用1.15;
b、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ce =γc·?ce,g=42.5×1.15=48.9 Mpa;
c、(?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b=γf· ?ce=0.75×48.9=36.7 Mpa;
d、混凝土配制强度?cu,o=38.2 Mpa;
e、水胶比按 W/B=αa·?b/ ?cu,o+αa·αb·?b 计算。
6.1.2混凝土水胶比计算:
W/B=αa·?b/ ?cu,o+αa·αb·?b
=(0.53×36.7)/(38.2+0.53×0.02×36.7)
=0.50
6.1.3水胶比计算结果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为无冻害,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为0.60。按照混凝土配制强度、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回归系数计算的水胶比(W/B)结果为0.50,水胶比0.50小于最大水胶比0.60,符合耐久性要求,故取计算水胶比W/B=0.50。
6.2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mwo):
6.2.1根据混凝土拌合物设计坍落度160~210mm(P3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S4级),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wo=230kg/m3 ;
6.2.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mwa)计算
a.用水量按mwa=mwo(1-β)计算;
b.外加剂的减水率β=28.2%;
c.用水量(mwa)计算:
mwa=mwo(1-β)
=230(1-0.282)
=165(kg/m3)
d.计算结果的确定: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wa=165kg/m3
6.3 选取砂率(βs):
根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60~21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水胶比0.50,砂率选βs =41%。
6.4 外加剂的掺量确定:
根据出厂资料与试验选择掺量占水泥和粉煤灰掺合料的总量β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