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教室,在书信中飞翔》有感.docx

发布:2018-07-05约1.07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教室,在书信中飞翔》有感  读书随笔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 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 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 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 ——常丽华 【作者简介:常丽华,现任教于北京十一学校亦实验小学。先后获得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淄博市十佳青年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XX年12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XX年7月,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研讨会特别荣誉奖——“完美教育缔造者”。】  感谢朱莉红老师!跟什么人在一起,比自己是谁更重要。  手捧王老师的五本赠书,欣喜之余似乎有瞬间的迷茫——不知从何入手。后来无意中,得到朱老师由浅渐深的启示以及争分夺秒阅读的榜样带动,我也随着朱老师打开了《教室,在书信中飞翔》的扉页。  轻松的国庆长假到了,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因为儿子要月考,所以只能一心跟随着儿子将心儿交付给了书友。  放飞心灵,手捧该书,走进书信的世界,走近常丽华老师和她的小蚂蚁班(常老师对班级的别称)的教室乐园,聆听孩子们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倾听教室里生命绽放的旋律。  听着,听着,我不觉入迷了。因为这乐声如此悦耳动听,如此让人心弛神往,让我从最初的疑惑,惊奇,到此时的感动,由衷赞叹——教室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赞叹——丰富绚烂的阅读  阅读,是创造奇迹的舞台。  徜徉信海,透过孩子们干净、活泼、空灵、跳跃的文字,你会时时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等种种问题敏锐的思考;透过孩子们一双双闪亮独特的眼睛,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绝望和黑暗,只有希望、光明和未来。  多么神奇的一切!它的力量皆来自两个字——阅读。  XX版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是,常丽华老师却要求小蚂蚁班的每个孩子每个月必须达到50万字的阅读量。因此,借助这个似乎有些硬性却非常美好的数字,孩子们就在绘本,童话,诗歌,故事……等文字上遨游。游啊,游啊,不知不觉,这些刻在白纸上的伟大灵魂就一一悄然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心里发芽,生根。在这里,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阅读面非常广泛;在这里,你会看到孩子们热爱学习,酷爱读书;在这里,你会欣赏到很多孩子精彩的千字文,例如:薛雅琪同学的回信,杨艺佳同学写的《曾为梅花醉似泥》等等;在这里,你会看到孩子们的生命在丰富日子的叠加下,努力地朝向阳光成长,直至绚丽绽放!  赞叹——书香和谐的家庭  家庭,是演绎奇迹的摇篮。  品尝信香,透过温情流淌的文字和温馨满怀的插图,你会强烈感受到,家教的力量都明显地刻写在每个孩子的生命里。因为小蚂蚁们都有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家;小蚂蚁们家家都有一个优秀的妈妈老师。  请赏这些文字:这得益于她妈妈日不间断的睡前故事,也得益于每个周末他们全家的爬山运动……一个个故事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乘载着它通向文字,通向世界。而亲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召唤,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大自然的神奇来启迪着孩子们的灵性,会让孩子们的气质独特不一。如蕙质兰心的王心仪,坚持不懈的边中玺等等。  这点点滴滴,丝丝缕缕,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一个孩子要抵达卓越,父母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啊!可以说是无可替代啊!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对家长发出召唤:书香家庭,亲子阅读,共同成长……  赞叹——抵达卓越的课程  课程,是助推奇迹的沃土。  赞赏常丽华老师用智慧创造了“中澳两地书”课程。常老师以书信为径搭起了一座通向教室,通向课程的美丽之桥,又凭借文字,带着小蚂蚁们一起去旅行。  除此之外,常老师还开设了许多教室里的旅程:晨诵、整本书共读、经典文本阅读、童话剧、生日故事等等,更难得的是常老师还创建了小蚂蚁班的交响乐团。她不仅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阅读变得更加明亮,她还想让孩子们因为音乐、因为艺术而走向美好。  感动——美丽不凡的妈妈  妈妈,是演绎奇迹的温床。  感动于常丽华老师的妹妹也就是王文翰的妈妈。这个在该书中着墨不多,却依然让我难以忘怀的美丽、不凡的妈妈。何得此说?这是因为:  其一,王文翰的妈妈,为了照顾儿子,毅然决定辞职,当了全职妈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当了全职妈妈的她不仅悉心教育儿子,也开始了亲子阅读。因为阅读,王文翰妈妈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在她手把手的指导下,王文翰的写作如鱼得水,进步相当快。  我曾见过许多全职妈妈在角色转变之后,变得或慵懒或庸俗,因为此,她们的生活走向暗淡,生命走向依附。但我想,在书海中坦然行走,穿梭自如的王文翰妈妈,她的人生,她的生命,会因此而更为亮丽。  其二,王文翰的妈妈承担了姐姐家的大部分家务。在王文翰的回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您在家的时候,都是我妈妈做饭,您吃得好,生活得好,是我妈妈的功劳。 同为女人,我深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