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理想》课件ppt_292313.ppt

发布:2017-01-04约2.4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者简介: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著名诗人、作家。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 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其作品有《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第六节: 理想是崇高的。   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和快乐,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抛却黄金梦,要放弃于己有利的自私心,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第七节: 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第八节 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九节 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第十节 对理想要执著。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2、预习下一课。 *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注意以下读音: 缀连 ( ) 船舶( )海天相吻( ) 倔强 ( )鬓发 ( ) 洗濯 ( ) 寂寥( )玷污 ( )扒窃( ) 蜕作( )功勋 ( )诅咒 ( ) 坚贞 ( ) zhuì bó wěn juéjiàng bìn zhuó jìliáo diànwū páqiè tuì xūn zǔzhòu zhēn 合作朗读, 读出韵味 自读第一节,说说这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赏析第一节 ﹙运用比喻、排比和顶真的修辞方法﹚ 顶真以上句后分句或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前分句或开头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称“联珠”、“蝉联”。 例如 : 井冈翠竹:“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 3、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谈理想。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4、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与第一节联系在一起: 一、二句与第一节相似: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三、四句与“黎明”相比较: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5、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c.理想使人永远年轻 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理想给人力量   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