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本.pptx

发布:2022-12-31约8.74千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本会计学第1页/共95页第 一 节物质代谢的特点The Specialty of Metabolism水 消化吸收 脂类 糖类 无机盐中间代谢蛋白质维生素废物排泄第2页/共95页一、整体性各种物质代谢之间互有联系,相互依存。第3页/共95页二、代谢调节 生命是靠代谢的正常运转维持的。生命有限的空间内同时有那麽多复杂的代谢途径在运转,必须有灵巧而严密的调节机制,才能使代谢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调节失灵便会导致代谢障碍,出现病态甚至危及生命。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机体的结构、代谢和生理功能越来越复杂,代谢调节机制也随之更为复杂。第4页/共95页内外环境不断变化影响机体代谢机体有精细的调节机制,调节代谢的强度、方向和速度适应环境的变化第5页/共95页三、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结构不同不同的组织、器官代谢途径不同、功能各异酶系的种类、含量不同 消化吸收的糖各种组织血糖 肝糖原分解糖异生第6页/共95页四、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例如ADP+Pi释放能量直接供能ATP第7页/共95页五、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营养物分 解第8页/共95页六、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例如磷酸戊糖途径NADPH + H+脂酸、胆固醇乙酰CoA第9页/共95页第 二 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糖2HTAC氧化磷酸化乙酰CoA脂肪蛋白质CO2ATP第10页/共95页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三大营养素可在体内氧化供能。共同中间产物共同最终代谢通路三大营养素第11页/共95页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互相制约。一般情况下,供能以糖、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ATP 增多ATP/ADP 比值增高脂肪分解增强 6-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糖分解被抑制(糖分解代谢限速酶之一)第12页/共95页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和节约其他物质的降解。例如第13页/共95页饥饿时 肝糖原分解 ?,肌糖原分解? 1 ~ 2 天 肝糖异生?,蛋白质分解 ?3 ~ 4 周以脂酸、酮体分解供能为主蛋白质分解明显降低合成糖原储存(肝、肌肉)葡萄糖合成脂肪(脂肪组织)乙酰CoA第14页/共95页二、糖、脂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一)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1. 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 葡萄糖甘油激酶磷酸-甘油甘油肝、肾、肠脂肪脂酸乙酰CoA葡萄糖第15页/共95页2. 脂肪的甘油部分能在体内转变为糖酮体生成增加脂肪大量动员草酰乙酸相对不足糖不足高酮血症氧化受阻第16页/共95页3. 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的影响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糖葡萄糖或糖原甘油三酯脂肪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磷酸丙糖α-磷酸甘油脂肪酸PEP丙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丙酮酸乙酰乙酰CoA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乙酰CoA酮体亮氨酸 赖氨酸酪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柠檬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T A CCO2α-酮戊二酸谷氨酸延胡索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琥珀酰CoA CO2精氨酸 谷氨酰胺组氨酸 缬氨酸异亮氨酸 蛋氨酸丝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第17页/共95页第18页/共95页(二)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1.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可转变为糖。例如脱氨基糖异生葡萄糖丙氨酸丙酮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第19页/共95页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 非必需氨基酸乙酰CoA糖丙酮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柠檬酸糖葡萄糖或糖原甘油三酯脂肪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磷酸丙糖α-磷酸甘油脂肪酸PEP丙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丙酮酸乙酰乙酰CoA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乙酰CoA酮体亮氨酸 赖氨酸酪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柠檬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T A CCO2α-酮戊二酸谷氨酸延胡索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琥珀酰CoA CO2精氨酸 谷氨酰胺组氨酸 缬氨酸异亮氨酸 蛋氨酸丝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第20页/共95页乙酰CoA氨基酸脂肪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胆胺脑磷脂胆碱卵磷脂第21页/共95页(三)脂类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1.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2.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磷酸甘油醛脂肪甘油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其他α-酮酸第22页/共95页3. 脂肪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但不能说,脂类可转变为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甘氨酸合成嘌呤合成嘧啶第23页/共95页(四)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1.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2. 磷酸核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第24页/共95页核酸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 核酸是细胞内重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