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ppt

发布:2018-04-06约3.4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 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第一章 社区基本理论 一 社区的概念: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社区包括五个要素即:地域、人口、组织结构、文化以及认同感。 居民小区一角 二 社区的基本功能 1 经济生活功能 社区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如同社会一样,首要功能是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内的各个经济组织如城市社区中的工厂、商店、公司和农村社区中的农场等,通过生产或购进,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合服区,进而发挥其经济功能,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 社会化的功能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的基本含义是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具体说,就是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功能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协调各种组织的活动,使社区的社会化活动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在功能上达到最大的效果。 3 社区的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就是要人们遵从通常公认的社会规范,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 4 社区的参与功能 社区的参与功能是 指社区发展为人们 参与社会事务提供 了区域社会的场所 以及民主建设与民 主管理的机会,同 时,社区发展也有 赖于居民的社会参 与和民主管理。 5 社区的服务功能 社区福利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它最终要通过多种社会服务,发动和组织社区的力量,为社区成员解决困难和提供各种福利。 三 社区发展的目标 1 直接目标 (1)认识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 (2)改善社区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3)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 (4)开展社区各种服务及支援互助工作等。 2 终极目标 经济发展、条件改善、社会、政治发展、文化发展。 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十大原则P20 1.确定方案 2.建立计划 3.改变态度 4.促进参与 5.选拔人才 6.妇女参与 7.政府协助 8.逐步进行 9.利用资源 10.协调进行 第二章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一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历程 教材P75 1.社区服务概念的提出 2.1991年社区体育小型研讨会的召开 3.1996年11月 国家体委在湖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 4.2004年 国家体育总局启动“社区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 二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 教材P77 领导体系:市体委、区体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协调体系:市体育总会、区体育总会、街道社区体协、居民体育小组 操作体系:市单项(人群)体育协会、区单项(行业)体育协会、街道单项(人群)体育协会、体育活动点、体育辅导站 三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特点 1 组织形式基层化 2 参与主体老年化 3 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引导型结合 4 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 5 活动内容文一体化 6 活动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 7 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率比较低 P79 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教材P83 1 社区建设作用 2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的影响 3 转型期的过渡 4 现代化水平的差异性 5 社区建设投入增加 6 社区体育需求大、管理难度也大 7 人口老龄化 8 社区类型的差异性 我国晨晚练体育活动 教材P89 P97 晨晚练的管理 : 1.制定晨晚练活动点管理办法 2.做好晨晚练活动点的管理工作 3.做好指导员的选拨培训工作 4.组织晨晚练活动点之间的比赛交流 5.为活动点解决场地方面的困难 6.做好宣传工作 图为小区居民晨晚练活动 第三章 社区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 社区体育工作是深入研究社区体育的一个切入点,是调动和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过程。社区体育工作是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动。社区体育工作同样有自身的原则,这些都是社区体育工作的标准、准则和普遍性的客观要求。 社区体育工作的原则 一 以社区体育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二 以人为本原则 三 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原则 四 社区自主决定原则 五 兼顾性原则 六 因地制宜原则 第四章 社区体育管理 社区体育管理是为了实现社区体育的目标进行的一种资源调配和组织协调活动。 一 社区体育管理的原则 1、区域性原则 2、合作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兼顾性原则 6、激励性原则 二 社区体育组织的建立于管理 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2.制定合理的社区体育工作计划 3.建立身边的场地,开展身边的活动 4.建立身边的组织 5.开发社区体育资源,建立良性经营机制 P160 三 社区体育组织的之间的协调 1 建立沟通渠道,保持经常联系 2 建立组织网络,形成协作体制 3 注意公关方法,联络社会感情 四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