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发布:2023-10-23约1.7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1.A(B.“濒”应读“bīn”;锁应改为琐 C.“颤”应读“chàn”;贴应改为帖D.“倔”应读“jué”) 2.B [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2)[示例一]组人物:杨志和晁盖一行人。矛盾冲突的情节:杨志护送生辰纲,晁盖一行人智取生辰纲。 [示例二]一组人物:孙悟空和唐僧。矛盾冲突的情节: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幻化为村姑、村妇、村翁,孙悟空识破并一棒打死而唐僧却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赶走。(只写人物不给分) 3.B(A.在句末加上“能力”;C.将“收获了成长”与“经受了磨炼”位置互换;D.将“就”改为“才”) 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C.有误,“喧嚣的歌声”是偏正短语。 5.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6.【答案】C【解析】C.有误,《饮酒》“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7.使……痛苦 同“弼”,辅佐 听说 讨厌,厌恶 8.(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D A.代词,这/表示肯定的判断词; B.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C.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的原因; D.都表示这样; 【译文】乙: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一定有三害,你知道吗 ”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 ”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材料二】“内因指患者本就是过敏体质,或后天发展为过敏体质,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外因则是指花粉暴露增多,人们能接触到的过敏原变多了”可知B项是外因。 12.【答案】D 【解析】考查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与分析。D有误,依据【材料四】“脱敏治疗——把过敏物质由少到多地逐渐注入到病人体内,使机体重新识别过敏原,从而达到过敏原耐受的根治效果”可知,选项中“但不能根治”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 13.主要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抒写了父子深情。 14.(1)“攀”字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得吃力;“缩”字点明了他爬时的困难;“倾”字说明了他身子肥胖,爬时很费力。这里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从侧面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2)“轻松”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后踏实、满足的心理。 15.父亲挂念儿子,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16.第一次流泪,是看到父亲艰难地买橘子的感动之泪;第二次流泪,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渐渐消失后的惜别之情。 17.示例:“我”由父亲梦到“我”丢失,想到父亲把此事刻在脑海里,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18.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突然抱着头,呜呜痛哭”,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对“丢失女儿”的痛苦、自责心情,“我的女儿丢了,我把我的女儿弄丢了”,反复强调“女儿丢了”,说明父亲把“女儿丢失”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19.详写小时候父亲把“我”弄丢了这件事,一是说明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父亲的脑海里,以致他时时会做噩梦,时时哭泣不停;二是以此表达父亲对“我”的爱。 20.一是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二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父亲把“女儿丢失”这件事深深记在了心里;三是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突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21.一是对父亲把“女儿丢失”这件事刻进脑海的感动;二是对父亲患病也不忘记女儿的感慨;三是对感受到浓浓亲情的幸福;四是对自己未能及时回家看望父亲的自责。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2.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