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护坡挖土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坡、降水、土方开挖方案
1、编制依据
1.1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2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 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 深圳国际印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施工图。
1.5 福建省泉州市水电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安溪感德一品茶都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6 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2、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一品茶都拟建工程,是一栋高层商居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占地面积为1597.52m2,建筑面积为13835.33m2,其中地下为1564m2,地上为12271.33m2。首层室内地面±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系绝对标高453.900m,建筑物总高34.3m。结构类型为框剪,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管桩和独立承台承重。
本栋楼A区15轴至25轴范围和14轴与B、C、D轴相交处以及9、10、12、14轴与E轴相交处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共55根。本楼的B区和A区其它范围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人工挖孔桩设计(从承台底起)深度为8.5至17m,并要求进入强风化花岗岩持力层500,最深桩相对标高约为-22.25m左右。
2.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地勘资料,第一层为杂填土厚0.6~1.5m;第二层为砂夹卵石层,并含有大块的孤石和顽石,平均厚度为2.5m;、第三层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平均厚度为7.2m;第四层为全风化花岗粉岩层,平均厚度为3.5m;第五层为强风化花岗粉岩层,厚度在3m以上,此层做为桩基的持力层。第四层以上土层在有地下水的情况下,粘结性较差,易形成松散流动的土体,使地基承载力降低,造成孔壁及边坡坍塌或滑坡。
2.3地下水文状况
本工程坐落在四周是山中间时平地的山坳里。周边的地下压力水和明水都朝此处涌入。上层的杂填土和砂夹卵石层含有丰富的滞水和潜水,此土层的渗透性很大;残积砂性粘土含有大量地压力水,此土透水性也较强,在全风化花岗岩土层也含有毛细水压力水。因此在整个地下土层中都含有丰富的水源,而上层的滞水和潜水主要受河流、生活污水渗入而形成,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现为丰水季节,地下水位高,水量极大。
3、施工部署
3.1 总体指导思想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以项目施工管理为基础,以GB/I9002—ISO9002系列标准为指导,紧紧围绕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四大目标,优质、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3.2工程内容:地基降排水和基坑护坡以及基础土方开挖。
4、施工准备
4.1对施工现场道路垫层铺填和面层硬化,使其畅通,施工用水、用电接通至施工地点,对工程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4.2施工队伍的选定:确定合理施工的人数和班组,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特种工。
4.3技术准备:认真熟悉图纸,领会意图,学习相关规范规程,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了解当地的地质水文资料和气候状况。
4.4材料准备:工程所需的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应及时进场,并收集齐全相关质保资料,需复试的材料按要求进行复试等。
4.5机械设备准备:安排施工机具进场,并进行维修和检测;进场的设备要有合格证和安检标志,使用前要进行调试,正常后才能使用,对其电缆、开关检查其是否有裸露现象。设备应多储备一两套以备急用。
4.6项目管理班子的体系建立:包含项目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文明管理体系。
4.7搭好临时设施,给工人提供生活和休息的场所。
4.8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沟通,争取得到支持与帮助,熟悉了解当地民情,遵守当地风俗习惯。
5、基础降排水
5.1明沟排水
本工程处在四周是高山的一个小平地上,旁边又有流水不断的小溪,并在南方地带,雨水季节较多,因此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和明水,根据地质资料在自然地坪1m以下就含有大量的地下水。
在自然地坪的表面绕建筑物周圈开挖一条700×400(宽×深)的做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中。沟按1%纵向找坡,坡向场地较低的一端。截水沟用普通粘土砖砌筑,两侧为240墙,底平铺一层砖,保持内空尺寸为200×300,然后在内侧抹20厚的水泥砂浆。截水沟离基坑边坡不小于1m。坑边1500范围内使用C15的混凝土硬化,防止因雨水浸泡,土体塌方。硬化地坪应找1%的反向坡度,坡向截水沟,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基坑。截水沟中的水排走时应远离基坑,或埋管或修沟排至附近的小溪里。
土方第一次开挖3000深或挖完卵石层(砂夹卵石层深在3米左右),在开挖后的坑边周圈再挖一道截水沟,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