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卷
初一语文
积累运用(共27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chōng( )憬 涟yī( ) xié( )取 鬼suì( )
怠慢( ) 抖擞( ) 绚丽( ) 履历( )
下边改错别字:(4分)
指手划脚 茅塞顿开 眼花缭乱 走头无路 白驹过隙
鸦雀无声 赏心悦目 谈笑风声 出谋划策 陈词烂调
错 别 字 指手画脚 赏心悦目 谈笑风生 改 正 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补充诗题或作者:(10分)
①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② ,风正一帆悬。(王湾《 》)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 , 两句,道出了天下人共同的美好祝愿。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者( )
⑥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⑧松间沙路净无泥, 。
4、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6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对象 认可度 快乐度 结果节日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 ? ? ?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相关链接: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5下面是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感谢》,请仿照第一诗节的内容和形式,补全空行。(3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让我怎样感谢的时候—8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下面哪一项加点字意思都一样( )(2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非亭午夜分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或王命急宣 D.故渔者歌曰 故时有物外之物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