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罐焊接技术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球罐焊接技术方案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焊接方法 1
4、焊工资格管理 1
5、焊材管理 2
6、焊前准备 3
7、点焊 3
8、支柱与垫板的焊接 3
9、预热及后热消氢处理 4
10、焊接气象管理 4
11、焊接规范及焊层安排 4
12、焊接顺序 5
12.1 球罐焊接程序 5
12.2 焊工分布 5
12.3 焊接要求 5
13、丁字接头的处理 6
14、气刨清除 6
15、焊接中的控制内容 6
16、焊缝检查合格的判定方法及主要要求 6
17、局部修补程序 8
18、产品焊接试板 9
19、焊接工程记录 9
20、焊工作业HSE安全管理规定 10
21、质量保证体系 10
附:焊接工艺卡 0
1、适用范围
本焊接技术措施仅适用于 5000m3 球罐的现场焊接施工。
2、编制依据
(1)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含第1号、2号修改单)
(2)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
(3)GB50094—19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
(5)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6)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7)JB/T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8)球罐施工图
3、焊接方法
球罐本体、支柱与赤道板的焊接及球罐点焊均采用手工电弧焊多层多道分段退焊工艺。
4、焊工资格管理
为保证球罐焊接质量,焊工的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资格证。本次球罐焊接具体合格位置为:SMAW-Ⅱ-(1G、2G、3G、4G)-12-F3J,焊工不得超项目施焊。
(2)参加球罐焊接的焊工的技术水平须经现场考核,技术质量部门和监理单位的认可。
(3)施焊的焊工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所有参与储运区罐区球罐焊接的焊工必须在施焊前经过培训,模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焊材管理
球罐焊接采用φ3.2mm和φ4.0mm焊条进行焊接,严禁使用φ5.0mm焊条。焊材必须具有合格质量证明书,球罐焊接使用焊条应按牌号、批号进行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状态)和扩散氢复验,扩散氢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电焊条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GB/T3965的规定,以甘油法进行测定:J507RH焊条[H]≤4.0ml/100g。
表1 焊条性能表
J507RH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分技术要求
C
Si
Mn
P
S
Ni
≤0.10
≤0.50
≤1.60
≤0.025
≤0.015
≤0.35~0.80
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冷弯试验
ReL(MPa)
Rm(MPa)
A(%)
试验温度℃
Akv J
1800
≥410
≥490
≥22
-40
平均值
单个值
d=4a
≥34
≥24
焊材设置专用焊材库,库内配置空气去湿机、干湿温度计、保证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
焊材应存放在架子上,架子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离墙壁距离不小于300mm。
焊材堆放时按种类、牌号、规格、批号、入库时间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先入库的先发放使用。
搬电焊条时,应防止碰掉药皮、避免焊条受损等情况。不允许用药皮脱落、变质的焊条,应特别注意勿使电焊条受潮,必须使用充分干燥的焊条。
焊材的烘干、发放、回收设专人负责。焊条启封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无脱皮、开裂为合格,确认合格后立即放入烘干箱,按规定程序进行烘干,待温度降至200℃以下后,移入保温箱。
焊材的烘干要求如下:
表2 焊条烘干要求
焊条
烘干温度
时间
备注
J507RH
400℃
1小时
烘干次数不可超过2次
焊材烘干后移入100℃—150℃的保温箱内保存
焊工凭焊接责任工程师签发的焊条领用卡和焊条筒领取焊条。当班所剩焊条和焊条头应退回烘干室,按规定作好标识重新烘干。焊条领出后4小时内退回,进行重新烘干。经二次烘干仍未用完的焊条不得用于球罐焊接。
焊条从入库、出库、烘干、发放至回收,整个过程均作好记录,并建立台帐,焊接工程师随时检查监督。
6、焊前准备
球罐正式焊接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方可开焊。
(1)焊机所采用的电缆与距离相适应,橡皮电缆应有足够的芯线截面。
(2)多台焊机应装单独的接地线,执行 一机一闸一保护。
(3)焊工需配齐砂轮机、钢丝刷等工具。
(4)在正式焊接前,应办理组装与焊接的工序交接,保证这一停检点的各项指标达到GB12337—1998及GB50094—1998标准要求和设计技术要求,并由技术人员对焊工进行球罐焊接技术交底。
(5)焊接工艺评定
我单位已有合格的16MnDR钢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评定,实际焊接工艺按评定和针对本次工程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