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的要点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的要点等
一、地块选择
种植西瓜地块选择背风向阳平地,不能连茬种植,不能同果树相邻地种植,因选小麦、玉米、谷子地作前茬最好,必须冬前机械深耕20厘米以上,让土壤熟化,春季浅耕将地细耙整平。
二、品种选配
从调查来看,种植户喜欢的品种有:P2、甜王、西农8号、美国巨宝王、黑二号、绿太阳等,这些品种色泽好,抗病、皮厚耐储藏运输,味美、高产,适应渭北旱地种植。
三、施肥技术
播前亩施土肥(鸡粪、人粪尿、草木灰、羊粪)3000千克。油渣50千克。磷肥50千克,尿素15千克,不宜施含氯化肥,必须作到土肥、油渣,化肥配合施。旱地宜在西瓜膨瓜期叶面喷洒0.1―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四、施肥方法
春季结合整地,开沟将土肥,油渣、化肥集中一次施,开沟深度10~12厘米,肥施沟中央,然后覆土起垄,用B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垄高5厘米,垄距160厘米为宜,覆膜最好选在土壤有墒情时进行。
五、种子处理
新购的种子可放到房外太阳晒1―2天,直接播种,也可催芽播种,把种子放在20℃温水中浸泡20分钟,再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即l克药加20℃温水I千克)浸种2―3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即可发芽。浸种前用手搓去黏膜,用20℃温水浸20小时,捞出装入布袋内,放在保温的地方,保持28℃,出芽后降到25℃,种子出芽达到70%即可播种,播种当天用不完的种子袋挂在窖内或冰箱内,保持2~4℃,可放2 4天。
六、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因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和气候特点而定,一般海拔在1000米以下,4月10日播种,海拔在1000米以上,4月15日播种为宜,就是说种在晚霜前,苗出在晚霜后。
七、播种方式
采用膜上点播在地膜中间,每穴3粒,三角型点种,播种深度2厘米,点种后用细土盖平,压严,一般亩用种量200克,选用籽粒成熟饱满种子用。
八、留苗密度
亩留苗800-900株。行距160厘米,株距50~45厘米,长到两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2株,到3片真叶定苗,每穴留1株。
九、田间管理
从瓜蔓长到第四片叶在蔓上压土,每隔4叶压一次土,长到9―12片叶内留瓜,1个根上留2条蔓(高产长相叶达到40片叶左右),1条蔓作生殖生长结瓜,另1条蔓作为营养生长,通过光合作用,为结瓜蔓供养分,1条根以只有留1个瓜,使瓜长的大,均匀;发现结的偏头等型状不好的瓜及时摘掉另行留瓜,不能留根瓜:西瓜长到膨大期,下一次雨、雨停天晴及时翻瓜,是西瓜受光均。外型着色好:两条主蔓外长出侧枝要除掉。
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要点
刘松涛 张立成
一、控制农药残留
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质丰富的两合土或两合土偏沙肥沃土壤,实行粮菜轮作,避免重茬和连作,克服连作障碍,减少菌源和虫源,提高生长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控制用药次数。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忌用进口国检验农药种类。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提倡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使用广谱性农药,选用一药多用的药物品种,减少用药次数。如:阿维菌素可以防治蚜虫、粉虱、螨类、鳞翅目害虫等,中生菌素可以预防和治疗真菌病害、细菌病害。二者低毒或无毒。无残留,外商对其含量要求不十分严格,或无检测要求。
二、控制细菌含量
国际市场对产品细菌含量要求严格。在生产过程中,基肥中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特别是人粪尿、动物粪便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或经过高温消毒,忌用医院垃圾、污染严重的农产品、工业品、生活废弃品作为有机肥材料。
生长季节忌用人粪尿、畜禽粪便做追肥田间冲施,防止传染病源和虫卵污染产品。灌溉用水最好选用地下水,少用地上水,忌用污染水。 在收获、分级、包装、储藏、加工、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要严格卫生标准,选用场地要洁净,水质要干净,包装材料要环保,运输工具要卫生,操作人员无传染病等。
三、提高外形质量
外形指标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重要,是竞争的焦点,也是提高种植效益的关键,是提高出口率的难点,也是生产上的重点。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提高外形质量和品质。
要选用优良品种。尤其选择抗病、美观、均匀、顺直的优良品种,同时考虑产地生产条件,进口国消费者的习惯。如: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要用外观鲜艳、红色,或深红色,中柱淡黄色,小顶,中柱略粗的品种,主要品种有改良黑田五寸胡萝卜、汉城六寸等;出口西欧市场多用浅黄色、淡红色,中柱较细的品种,像瑞美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