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论文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工程论文: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假山艺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大瑰宝,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园林建设中仍然有着极大的艺术价值,如何发展和继承古代园林艺术中假山技术,是当代园林工作者的重任。如何发挥这门传统的技艺和更好的继承呢?本文就园林建设中人工假山的施工技艺进行说明,一共广大的园林工作者参考。
山和水是自然景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中国园林艺术的灵魂所在。在园林施工中处理好山水的关系,使山水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而假山的建设一直是古代和现在园林建设中施工技术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假山的堆叠和布置在景观的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由于山石资源的减少和社会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山石的开采得到了限制和保护,因此传统园林艺术中叠石假山的材料资源越来越有限。所以现代化的城市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的是人工假山,,尤其是用石量大的大型假山,采用人工塑石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就人工假山的施工技术和技术特点做简要的分析。
假山因为建造者或多或少的都有人为的艺术理念在里面,因此是便于塑造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很好的塑造出假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对于塑造一些不能用堆叠效果的巨型假山来说,这样的艺术造型更能和现代的建筑相协调,此外,通过仿造等艺术手段,能很好的表现出黄蜡石、石英石等不同石材所要表现的具体的风格。园林假山能应用于非产石地区,优点是地域广阔、取材范围广,造价低廉。假山施工灵活方便,不容易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在重量和体积巨大的居心山石不能进入的空间,采用假山施工,能营造较好的效果。最后,假山便于设置附属设施的位置,如假山的绿化、水槽的跌水位置系统的设置。
二、假山施工的基础构造
现代化的假山基础都采用的混凝土基础,其优点是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进度快。在施工中可以根据现场基础的坚实度来确定浇筑的方式和方法,假山的基础浇筑施工方法为:在夯实的土层基础上要铺筑一层3:7的二和土,然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垫层的厚可根据其水中和陆地的环境而适当的调整,一般水中为50cm,陆地为20cm左右。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大体积的假山,其混凝土垫层的厚度要做适当的调整或者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为佳。混凝土标号的选择陆地上选择不低于c15,水中环境基础要采用c20。假山的基础最好能选择商品混凝土,这样的话就能起到保证基础质量的作用,如果基础出现较软层则基础混凝土的的钢筋直径一般不低于10mm,采用150mm×150mm网状布置。
现代的假山施工由于建筑材料多被混凝土所代替,因此施工的工艺和流程有着固定的模式。国内目前有砖骨架设计和刚骨架设计两种,砖骨架假山设计施工工艺为:制作模型→放线→挖土方→作基础→浇混凝土垫层→作砖骨架→打底→造型→面层批荡、上色修饰→成型。
钢骨架的设计施工工艺为:制作模型→放线→挖土方→作基础→浇混凝土垫层→焊接钢骨架→作分块钢架、铺设钢丝网→双面混凝土打底→造型→面层批荡、上色修饰→成型。
了解了以上两种假山的施工工艺后,线面着重的介绍假山的施工技术特点。
四、园林假山施工的技术要点
1、假山骨架结构施工特点
,要对骨架结构做好防水处理。钢骨架结构的钢筋网焊接和骨架的支撑,应以假山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焊接。一般是将直径6mm的钢筋焊接成10~15cm见方的均匀网格,各焊接点的焊接质量,以行业规定为准,所焊的造型在各个立面上要达到设计图纸和模型的尺寸要求。高度在10m 以内的假山,一般以10#12# 槽钢为主骨架,纵向横向间距为1.2~1.5m ,并配以5# 角铁为副骨架,内部采用井字或米字形框架。高度在10m 以上的假山,主骨架纵向横向间距0.8~1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其他结构采用同上的处理方法。对于砖骨架结构的假山,在保证正常强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墙体厚度从120~370 mm 不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加强筋。砖砌砂浆比例1∶2 ,初板粉饰砂浆比例1∶1 ,表面造型砂浆比例1∶1. 5。另外,高度超过3 m 的砖骨架结构假山应采用混凝土柱结合圈梁的构造。
2、假山混凝土塑底造型
1:1.5的可塑性强的砂浆在绑扎好的骨架上进行打底和初步的塑型,这样反复的进行加工,进一步的把表面形态接近加上成型的模型。然后就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3、假山的塑面
,根据石种的不同,调制涂料的色调有所差异。然后,按粗糙、平滑,一般来说,直纹为主、横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峻峭、挺拔的姿势;横纹为主、直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潇洒、豪放的意象。
4、设色
五、园林假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的提高,这也就催生了叠石造山业的空前兴旺。城市中的假山造景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假山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普遍不高,所建的假山杂乱、臃肿,有的不仅不能提到美化的作用,反而让人感觉到心惊肉跳,因此对于假山施工技
显示全部